当微信对话框里,弹出老友那句“你在济南还好吗?”时,仿佛有一根细微而柔软的线,轻轻一扯,就把我拉回二十年前那个初到济南的秋夜。
刚出车站,湿润的空气裹着细雨扑面而来。出租车驶在经十路上,路灯在雨幕里泛着暖黄的晕。司机师傅用地道的济南话笑着说:“老师儿,咱济南杠赛来!”那一刻,我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当时的我,对那句“杠赛来”似懂非懂。
泉水,是这座城市跳动的初心
在济南住得越久,越能体会到它如老友般的熨帖,而泉水,早已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点滴。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站在趵突泉边,看三股泉水蓬勃而出,仿佛能听见大地的心跳。围观的人们,常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像是在欣赏一场永不谢幕的表演。一位本地大妈笑着说:“光听这水声,心里就踏实,干么都有劲!”去黑虎泉打水,常见大爷拎着水桶、哼着曲儿,慢悠悠往家走。桶里荡漾的不只是泉水,更是一座城市的温柔。
这泉水,就像济南的精灵,用它不息的流动和清澈的声响,默默治愈着每一个在此奔波和扎根的人。
街巷,自带从容的生活节拍
济南的老街巷,藏着一份独特的“松弛感”。那不是懒散,而是一种历经风雨后的淡定和从容。
修自行车的师傅会在忙碌间隙,突然亮开嗓子唱两句《四郎探母》,那韵味十足的唱腔让人忍不住驻足聆听;煎饼摊的大姐更是心灵手巧,能用面糊在铁板上画出栩栩如生的牡丹花……去年秋天,我还偶遇一群跳广场舞的阿姨,她们把《最炫民族风》跳得浑然天成,眉眼间洋溢的,都是真切的快乐。
“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月一片大明”,恰似护城河畔的垂柳——春风拂过时舒展曼舞,风止后又归于静谧,与湖面倒映的秋月共同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画卷。这份悠然,仿佛让时光也沉淀下来,引人驻足体味生活本真的诗意。
烟火,热气腾腾的市井诗篇
济南的夜晚,是属于市井和烟火的诗。
夜幕降临,济南泉城路商圈被璀璨灯火点亮,化身流光溢彩的夜之乐园,吸引大量市民与游客前来,感受别样的都市夜魅力;宽厚里步行街内灯火通明,人潮涌动;环联夜市的小吃摊位准时亮灯营业,烟火升腾;老商埠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流光溢彩,传统与现代交融焕发别样生机。
烤串、油旋、糖画……香气四溢,吆喝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摊主们手脚不停、笑意盈盈,游客们走走停停、吃吃逛逛。夜市,不光是填饱肚子的地方,更是城市传递温暖的窗口。
济南的迷人夜景,既展现出济南现代都市的繁华活力,也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处夜晚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成为泉城夜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奋斗,古与今的双向奔赴
这些年,我亲眼见证济南以“守古焕新”的奋斗姿态,在传统肌理中生长出新的活力。它如泉水浸润古木般,让“古”的底蕴滋养“今”的生长,让新旧在时光里自然相拥——这正是古与今的双向奔赴。
西更道街与珍珠泉之间的镂空花窗,将泉景框成诗画,一步一景皆是古今对望;泮壁街则变身景观小广场,亲水平台下清泉潺潺,人在石上走、水在脚下流。柳树上悬挂的黄色古诗灯饰,让诗韵与水光缠缠绕绕,雅意自生;上新街旁,特色老建筑与文艺小店相映成趣、历史韵味与潮流元素彼此呼应。漫步其间,仿佛听见岁月与未来的轻声对话;天桥区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更令人动容——它由成丰面粉厂旧址蝶变而来,百年工业遗存的铁锈质感与数字产业的灵动光影碰撞,让旧时光在新赛道上焕发蓬勃新生……
这每一处变化,都是济南用奋斗书写的“古今和鸣”。让传统不褪色、让未来有根基,这座城市正以这份包容与创新,给予每个奋斗者满满的成就感。
近年来,济南持续构建“天下泉城,人来无忧”的人才服务机制,打造“我在济南刚刚好”的城市IP,推出“一节一赛、一会一礼、一校一行”加人才传播矩阵的招引体系,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入选2024“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今年推出的人才政策“双30条”,更照亮了许多人在济南安身立业的路。
细节,藏在一呼一吸间的可爱
济南的可爱,还藏在无数细节里。
冬日,漱玉泉水面雾气氤氲,像大地在轻轻哈气,提醒你“慢一点,别急”;春天,环城公园柳絮飘扬,如雪般落在肩头,好似大自然开的玩笑。菜市场里,摊主爽快让零。公园里下棋的老人们“争论”不休,仿佛在为生活写着即兴的诗。
兹地有泉能润物,此城无雨亦生烟。如果你来济南,不妨在大明湖畔坐坐,感受风过耳畔的轻柔;或伸手入护城河,触摸泉水的清冽;也可以随便走进一家茶馆,看夕阳为老巷镀金……你会发现,这座城市早已用它的一切,写下了最温柔的答案。
有些城市,一旦遇见,便成故乡。正如老舍所言:“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济南,正用它的山水、烟火与温度,向每一个人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来源:济南宣传
编辑: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