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玉洁)刚刚开园的温榆河公园二期热闹非凡,国庆中秋假期以来,入园人数破8万人次,每天都有过万游客前来“尝鲜”打卡。昨日,记者实地探访了温榆河公园二期顺义段,宽阔的园路上,三五成群的市民结伴而行,笑声、快门声与秋日的虫鸣交织成一首充满生机的秋日田园乐曲。
从90号门进园,步行七八十米,有一台“24小时营业”的AI煎饼馃子机。屏幕上显示着每一步操作——和面、摊饼、撒芝麻、翻面、抹酱……机械臂灵活操作,吸引了不少人围观拍照。“多加一个蛋,不要葱花!”一位父亲笑着教孩子在机器上点餐。几分钟后,热气腾腾的煎饼馃子从出餐口送出,“真香!”小男孩咬了一大口。
“这是温榆河公园的第一台AI煎饼馃子机,自开园以来一直很受欢迎。”温榆河公园二期顺义段负责人单大超介绍道。
温榆河公园二期顺义段于9月29日开园,以“何以温榆·生生不息”为主题,围绕“生态、生活、生机”三大核心理念打造。园区总面积达2.29平方公里,分为“自然山水画廊”和“城市生活画廊”两大功能片区,是顺义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筑花园城市的重要成果。
沿着园路深入,游客仿佛步入一幅“自然与生活交织”的生态长卷。在“映水停云”景区,云朵装置和“听云”互动空间将艺术与自然巧妙融合,旁边还提供了无人轻食服务,年轻人正一边品尝简餐,一边欣赏秋色。“数绘温榆河”展区通过现代艺术形式展现公园建设过程中的生态数据,成为不少人拍照留念的新地标。
转入“田畔寻耕”区域,景象豁然开朗——木质观景台上的圆形相框前人头攒动。透过相框,金黄的向日葵与火红的高粱交织成一片秋收的海洋。高达10米的稻草人矗立其间,充满童趣。孙女士带着两个孩子拍照,“这片花田让人有回到乡野的感觉。”
顺着步道拾级而上,“烂漫·山野花坡”迎风铺展,紫菀、美女樱在阳光下层层叠叠,绚烂多姿。山坡顶上,火红的千穗谷与金黄的万寿菊组成“翔云”图案,成为不少游客相机中的焦点。从山西赶来的邓先生正举着五星红旗为老伴拍照,“我们是在网上看到开园视频后来的,实地比视频还美,我们也要拍个视频发到网上!”
开园当天,园区还举办了“温榆马拉松·多区联动”活动,30余名跑者从顺义段出发,沿河奔跑约5公里,最终在朝阳段温榆河公园网球中心会师,展现了温榆河生态体系的整体连贯性与区域协同。
温榆河公园二期顺义段不仅是一处生态景观,更是一座可“平急两用”的绿色空间。蓄滞洪区可容纳251万立方米洪水,平时是鸟类栖息、花草繁茂的生态空间,汛期则能发挥防洪调蓄作用,实现了安全与生态的双重功能。
傍晚时分,夕阳洒满河畔,草地上孩子奔跑,老人闲坐,摄影爱好者守在花坡上等待余晖。风拂过花海,带来阵阵草木气息。“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更多市民参与性强的生态活动空间,让公园真正成为市民的自然会客厅。”单大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