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北疆边陲小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以340%的搜索热度涨幅,成为全国“反向出行”的顶流目的地。这座曾以“冷资源”闻名的冰雪小城,在层林尽染的画卷中,交出了一份秋日亮眼答卷。金秋的阿尔山,像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白桦林鎏金、松涛犹翠、哈拉哈河碧波荡漾,大量游客涌入这座“浓缩的自然博物馆”,用脚步丈量火山、森林与温泉交织的秋日童话。
绚烂秋色“燃爆”沸腾假日
阿尔山的秋,是时间的馈赠。因纬度较高,这里是中国最早入秋地之一,9月中旬起,山脚落叶松泛黄、山顶松柏翠绿,层层叠加,宛如精心打理的“金渐层”皮毛。国庆期间,秋色恰入最佳观赏期:驼峰岭天池如“天空之镜”,倒映着澄澈的蓝天与金黄的林海;杜鹃湖畔,落叶簌簌飘落,铺就一条“金色地毯”;石塘林的火山遗迹与五彩斑斓的秋林形成强烈对比,仿佛穿越时空的地质画卷。
各地游客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挥舞国旗(阿尔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阿尔山的秋景根本不需要调色,随便拍一张都是大片!”来自福建的游客朱女士感叹。10月1日,阿尔山市接待游客6.1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0.77亿元。阿尔山市各景区接待游客突破4万人。许多游客在国门合影留念,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无人机升旗、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各地游客在阿尔山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庆生。挥舞的国旗与漫山色彩交相辉映,热烈氛围燃起心中爱国情怀。
多彩活动激活“秋日经济”动能
阿尔山的“十一”旅游热,是全域旅游战略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的成果。2024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后,阿尔山以“一城引领、五区支撑”为框架,构建了涵盖温泉康养、森林探险、边境文化、冰雪运动的六大核心产品体系。今年阿尔山全力打造度假旅游、夜间旅游、四季旅游,质效同增,让“全域火起来、全季旺起来”。
在论坛中心体验一场穿越林都秘境的视听盛宴。360°沉浸式舞台,光影交织间,观众仿佛置身松涛翻涌的金色森林,仰望银河倾泻的璀璨夜空。蒙古族长调的悠远、马头琴的苍茫与现代交响乐的磅礴在此交融,勾勒出阿尔山春的萌动、夏的葱茏、秋的斑斓、冬的圣洁。
在“民族乐韵工坊”,观众可亲手弹奏传统乐器,在指尖流淌的音符中,定格专属阿尔山的梦幻记忆。当阿尔山的金秋画卷徐徐展开,圣泉广场将化身文化狂欢的舞台,以层林尽染的山色为幕,演员们热情演绎《欢聚》《酒歌》《万马奔腾》等经典曲目。篝火点燃的瞬间,安代舞起步,共敬洁白哈达,游客从旁观者变为故事主角,在非遗长调的吟唱与马头琴的诉说中,感受北疆大地的热情与厚重。当童话照进现实!
“花车巡游”以阿尔山四季风光为灵感,打造流动的童话王国——精灵、驯鹿、花仙子乘坐主题花车穿梭街巷,撒下欢声笑语;“天天那达慕”活动中,游客可化身“草原小勇士”,在传统技艺中触摸游牧文化的温度。从晨光初露到星月满天,阿尔山用每日不重样的惊喜,让每段旅程都成为值得珍藏的童话篇章。
服务保障升级打开“暖心”体验
面对游客激增,阿尔山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科技赋能”的服务保障体系。启动23天超长服务周期:机关单位停车场免费开放,充电桩位置清晰公示,新能源车续航无忧;住宿信息共享平台精准匹配房源,热门民宿入住率达100%。
志愿者在街边热情服务为游客制作奶茶(阿尔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共享城市餐厅推出5元、15元、10元自助餐,景区餐饮分级指导价明确,杜绝“天价菜”乱象。百余名志愿者深入各景区开展旅游服务工作,为游客指引、协助取票、指挥交通,成为穿梭人群中的“小帮手”,让游客们无限畅游。
10月2日,网友小楠丢失无人机,在万分焦急的时刻,阿尔山第一时间响应,争分夺秒在游客返程前帮忙找回,让秋日的温暖散满小城。游客满意度从“头回客”到“回头客”,人人相传,口碑裂变,给火爆的秋景更添炙热。
阿尔山以“游客为本”,建立健全“市级指挥中心+属地部门+网格员”三级应急体系,聚焦食品安全、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交通、市场监管、文化旅游等部门、协同联动,对交通枢纽、重点景区进行专项检查,确保游客出行安全与消费维权无忧。
阿尔山的旅游,不仅要“火”在秋天,更要“旺”在四季。当秋日的阳光洒在乌苏浪子湖的碧波上,当自驾游的车轮碾过白桦林的落叶,当温泉的蒸汽氤氲在寒冷的空气中,阿尔山正以“全域火、全季旺”的姿态,书写着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上一篇:四川成都:市民游客畅游粉黛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