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最坚固的古城:铁汁浇灌千年不涝,红军八次攻城均以折戟告终
创始人
2025-10-07 09:46:56
0

别看这年头讲城建都讲“海绵城市”“地下管廊”,可一千年前,赣州人就已经玩明白了。一座城墙掺着生铁浆,一条排水沟能用千年,一块砖卡死红军八次猛攻

城池名不见经传,却把敌人堵得心服口服。赣州,不靠山,不靠海,全靠一圈墙、一条沟,就在抗战与内战夹缝中撑起“最硬古城”的招牌

你说它是南方的防线也行,说它是工匠精神的杰作也对。红军打了八次,墙头却连个豁口都没留下。今天咱们就把这座“千年铁疙瘩”好好掰开讲讲。

赣州城墙,为何比铜墙铁壁还硬?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南巡,途经赣州,留下“章贡古郡”的御赐称号。从此,这座南方重镇有了不一样的命运。而赣州城的坚固,靠的是实打实的工艺。

宋代嘉佑年间,赣州在原唐代夯土城的基础上重修外城,采用“三合土夯实+石灰糯米汁+生铁熔浆”的配方打造城基,最厚处达12米

南宋绍兴年间,赣州再度加固,将铸铁汁直接浇筑进墙缝,封死了所有攻城裂口的可能。

城高墙厚还不算,这座古城还有“排水黑科技”。城下暗藏全长约15公里的“福寿沟”系统,至今仍然通畅。

它涵盖截水、排涝、净化和疏导多重功能,使得赣州千年来“水不过膝,雨不积涝”。在没有混凝土泵车和下水道清理队的古代,赣州却能旱涝调节自如,打仗期间城里物资稳定,士气不散

到了民国时期,赣州城墙仍保存完好。1929年国民党第三十军驻防赣州,对城墙加装重型火力点、加固碉楼和火药库

每一处角楼配有机枪火力交叉点,做到“城头能守、护墙能打、护城河能卡”。红军一旦攻近,必遭三面合围。攻打这样一座“武装堡垒”,单靠小米加步枪,谈何容易?

赣州,这座古城,不靠神明保佑,全靠技术堆叠。铁汁加固,地下排水,立体火网——在1932年的攻坚战里,这些细节成了拦住红军前进的铁门槛。

一城八攻,红军为何屡次吃瘪?

1932年1月29日,红军发动对赣州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主攻部队为红一方面军第35军,由林彪、聂荣臻指挥,兵力约3万人,分四个方向逼近赣州。

红军战前已对城墙进行侦察,但由于情报中未能掌握国军加固后的火力网分布,导致首轮攻击未能突破护城河和城垣之间的第一道防御。

1月30日至2月7日,红军发动八次强攻。每次都集中炮火先炸开一段墙体,然后步兵突击。但国军在城墙上修筑重机枪交叉火力点,火力覆盖范围达到300米开外

尤其在南门一线,红军第3师在连续5次冲锋中伤亡严重,其中第7团几乎全军覆没,仅剩两连人员

赣州战役最悲壮的一幕发生在2月6日晚,红军第4军趁夜袭城,挖地道准备爆破南门城根。

但由于地道塌方和守军发现后引爆预埋炸药,导致红军伤亡达500人以上,地道未能发挥作用。

此役后,红军多名高级干部阵亡,包括第5军团参谋长侯中英,年仅32岁,突围时被俘后被敌军残忍杀害,尸体被悬挂示众于城墙

整个赣州攻坚战持续33天,红军损失近万人,最终撤离战场。没有炮兵支援、没有航空协同,只靠步兵打硬仗,这仗再英勇也难突围。

但红军的撤退并非溃败,而是主动战术调整。周恩来因此主动请毛泽东复出指挥军务,为之后的长征奠定战略基础。赣州,这道铜墙铁壁,虽然没被撕开,却成了磨炼红军的新战场。

铁打的赣州,水也有情

赣州城墙之所以能屹立千年,除了军事和工艺,还有一条常被忽视的暗线——百姓的力量与民间工匠的智慧

赣州古城东、南、西三面依水,北倚章贡山,地形凹陷易涝。

为解决此问题,北宋时期地方官员在城下修建“福寿沟”,由三条主沟、九条支沟组成,每条沟宽1.2米,高1.5米,能容两人并行清理淤泥

更绝的是,沟道内壁用青砖砌成,每隔5米设有通气孔,靠雨水自身冲刷,维持通畅。这套系统一直运作至今,2016年赣州市政府复测时发现,“福寿沟”排水能力仍优于许多现代城市的市政系统

而这项工程,并非出自某一朝廷钦定的工部,而是由本地百姓捐资、能工巧匠传承施工,历代维修不断更新。这种“百年一砖”的工艺理念,体现出南方人对居城环境的极致要求。

也正因如此,在1932年红军围攻期间,赣州城内并未出现因涝引发的疫病或缺水问题。粮草可运,水道不塞,才是守军能长时间坚守的基础。城坚靠墙,守久靠水。

赣州不是一座靠神话撑起的古城,它靠的是实事求是的建筑理念和千年市政逻辑。红军在此“八攻未果”,却也收获了经验,启发了之后对城市攻坚战的认知

相关内容

多名游客登山被困 志愿者放...
国庆中秋假期,户外运动升温,不乏游客迷路被困。近日,福建山地救援队...
2025-10-07 09:13:37
近千名游客因暴雪被困珠峰现...
10月5日,有网友发布求助信息,西藏海拔4900余米处的珠峰东坡营...
2025-10-07 09:09:41
知名5A级景区,致歉!
10月6日,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发布情况通告: 10月5日18时4...
2025-10-07 09:08:49
满某(男,26岁)、刘某某...
10月5日,北京密云警方通报,2人在司马台长城刻字,被依法查处。 ...
2025-10-07 09:08:44
多彩假期 活力文旅
文旅消费谱绘多彩假日 国庆中秋假期,我市文旅市场一派繁荣。在大峡谷...
2025-10-07 09:07:30
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10大特...
内蒙古十大特色美食充分体现了草原饮食文化的精髓,融合了蒙古族传统与...
2025-10-07 09:07:25
这份假期健康饮食小贴士,请...
放假期间 不管是家庭聚餐 还是外出旅游 美食都是少不了的“快乐搭档...
2025-10-07 09:06:49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放假了
国庆中秋长假,许多游客纷纷选择出国旅游。不过,由于出境游玩的中国游...
2025-10-07 09:06:14
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推荐,北...
北京取名字的地方推荐,北京给孩子起名字最好的地方 北京取名字的地方...
2025-10-07 09:06:14

热门资讯

乘交通东风 揽四海宾朋!梅州依... 今年9月,梅龙高铁迎来全线贯通运营一周年。它的开通标志着我市铁路迈入“350公里时速”时代,乘高铁从...
新疆喀纳斯景区暂停开放户外徒步... 据央视新闻消息,10月5日傍晚,新疆喀纳斯景区出现暴雪天气,造成省道S232线49公里至57公里等路...
北京市文旅局回应网友喊话:安排... “十一”假期,北京旅游市场热度高涨,但各景区独立的预约系统也为游客带来了“幸福的烦恼”。针对假期有游...
日赏风景夜蹦迪 大洪山神话旅游... “趁着假期带着父母和对象来大洪山玩,这里不仅风景美,还有各种特色活动,非常有意思,我们都觉得不虚此行...
体系化改革见成效!广汽埃安“霸... 中国车企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正在进入深水期,不仅要应对白热化的国内存量市场竞争,还要放眼全球开拓有潜力...
双节假期火出圈,这些县级“宝藏...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城市以完善的旅游设施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继续成为大多数游客的首...
促消费火力全开 十一假期临沂文... 十一假期,群众出游热情高涨,产品供给丰富多彩,重点景区迎来旅游热潮,促消费火力全开,临沂文旅“沂”鸣...
“周同学”花车最受欢迎 “周同学‘周游夏日’”花车。 本报记者 孟雨涵 摄 10月6日,第36届上海旅游节花车巡游暨评比大赛...
世界第一高桥成热门打卡地 桥旅... 世界第一高桥成热门打卡地 桥旅融合激活山村活力 中新社 贵州贞丰10月6日电 (记者 周燕玲)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