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期间,两起徒步爱好者大规模受困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老虎沟地区,百余名徒步爱好者因连续降雪受困,经全力救援,已安全转移137人,但另有一人因失温和高原反应不幸遇难。几乎同时,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珠峰东坡营地因突降暴雪,导致大批徒步游客被困。
救援行动牵动人心。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老虎沟,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加之连续降雪,使得搜救工作异常艰难。面对险峻山势和恶劣天气,当地公安、应急等部门迅速响应,投入300多名搜寻力量,并动用无人机开展地毯式搜索,最终实现137人安全转移。这无疑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考验,尽管悲剧未能完全避免,但相关部门的快速反应和高效组织,展现了基层应急体系在关键时刻的担当与能力。
而在西藏珠峰东坡,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雪天气,当地连夜组织力量深入高海拔地区与游客建立联系,提供引导、保障物资,最终使受困人员有序撤离。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体现出当地在高山旅游管理和服务保障方面的成熟经验。
两起事件发生在不同地区,却有着相似的背景。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徒步、露营等户外运动来融入大自然。从城市走向山河湖海,在精神满足的同时,户外运动激发了人们挑战自我和探索未知的欲望。在大众需求和利好政策的双轮驱动下,据国家发改委与体育总局联合发布的规划,到2025年末,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
然而,在享受徒步、露营等活动给自己带来乐趣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中隐藏的风险。此次事件中的地区,都存在地形复杂、天气恶劣等客观条件,这些因素增加了相关活动的危险性。因此,公众在计划徒步、露营等户外运动时,务必将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周密的规划和准备。
提前向目的地主管部门或景区报备行程至关重要。需要明确告知路线人数及返程时间,以便在遇到危险时,救援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展开救援行动。
在具有丰富户外运动经验的人看来,在规划集体性的户外运动时,至少三个方面的准备必不可少。
一是团队中要有具备一定号召力和较强组织能力的人员,否则一旦遇险,就会因群龙无首而陷入慌乱。
二是相关装备必须齐全。防寒保暖装备、应急食品、卫星通信设备等物资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无备。因为这些设备在关键时刻可以为旅行者提供生存保障。
三是时刻留意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需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降雨、降雪、大风等预警信息,避开高海拔、无人区等危险区域,可有效降低风险。
按照这一标准,此次事件中的遇险者是否做足了准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无论对他们个人还是对所有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这两起事件相信都是一个宝贵的教训。
节假出游,谁都希望拥有一段美好的回忆,但前提是系好“安全带”。也期待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对户外运动的管理和引导,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出游环境,让出行者既能快乐地融入大自然,也能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