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测算数据显示,国庆假期第六天,广东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54.0万人次,同比增长2.5%(按可比口径,下同);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41.4万人次,同比增长1.5%;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9.9万人次,同比增长2.4%;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34.2万人次,同比增长3.1%;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35.0万人,同比增长2.3%。
国庆假期,文旅活动提升中秋节体验
南都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中秋节当天,广东省文旅厅直属单位和各地市文旅系统,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和旅游活动,极大提升了群众的假日文化和旅游体验。
杂技剧《天山雪》在广东省友谊剧院上演,呈现给观众视觉张力和刺激感受;《卡农Canon in D永恒经典名曲精选音乐会》在广东省星海音乐厅奏响,经典音乐之旅带给观众激情、浪漫、温情与欢乐;广州市文化馆携手广州酒家推出“穿粤记之寻味中秋”游园活动,以“文化剧本游”的形式,在岭南园林中生动再现广府中秋习俗;“明月共潮生”2025大湾区非遗中秋晚会将于今晚在广东卫视、大湾区卫视播出,该晚会在汕头市录制,英歌表演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场带来震撼大场面;中山市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深中通道日出观赏点将举办月满深中“烩”聚湾区——2025年翠亨新区(南朗街道)“百千万工程”首届湾区露营创业集市暨“粤菜师傅”大赛,创新打造一场融粤菜文化、中秋传统、露营生活、创业集市于一体的综合性嘉年华;梅州市客天下旅游度假区结合客家文化和中秋佳节习俗,推出客家非遗风情演出、国潮仙侠仙神巡游、“嫦娥奔月”飞天秀、非遗打铁花、火壶等亮点演艺,营造一场沉浸式体验;河源市万绿湖景区持续举办“金秋献礼·月映万绿”主题系列活动,开展了“声动万绿·歌唱祖国音乐快闪”、非遗展演、客家舞蹈等互动节目。
国庆假期第六天,在广东重逢过中秋节的仪式感
今年中秋节“藏”在国庆假期的第六天,广东省内多地市多景区展开形式多元的赏月活动,市民游客表示,“在广东有了久违的中秋节仪式感”。
作为中秋节的经典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若比邻”的作者张九龄故里——韶关,将于6日晚间于韶阳楼举办“品阅韶关·遇见韶乐里的月亮”古风音乐会。
“舞龙头,无忧愁!摸龙须,步步高!穿龙底,醒目仔!睇火龙,唔会穷!”一年一度,广州市白云区广东省级非遗民俗舞火龙活动也将于6日晚间震撼开场;花都炭步镇最具特色的传统民俗“烧禾楼”也将于700年塱头古村重现。
中秋自古有着“游园戏俗贺团圆”的雅趣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中,广州的岭南印象园循着这份古意,把民俗活动“搬”进园区。捶丸、木射、投壶踢毽子、猜灯谜完成5个民俗小游戏即可参与三大手作体验仿真月饼香囊、非遗鱼灯、手工非遗竹编扇。景区还举办了“乙巳中秋主题日”活动,包括中秋诗词大会、花灯汉服巡游、花月宴中秋拜月、嫦娥仙子大赛中秋汉服出行大赛、花好月圆音乐会汉服成人礼等活动,市民游客可沉浸式感受传统中秋的雅致与热闹。
佛山顺德长鹿旅游休博园将民俗传统与神话传说通过现代演绎,让市民游客“沉浸”体验到中秋节的“仪式感”。该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于中秋之夜举办“千年华灯·时空共明”主题灯会,现场设置了“灯谜猜猜猜”“丝路奇匣·趣味解码”等益智互动,以及“木射”“竹简祈福”“拓印团扇”“趣味蹴鞠”等传统游戏,让各个年龄段的游客都能乐在其中;“烬舞逐月·火塔照夜”活动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景区还创新融合古老拜月仪式与岭南民俗“烧番塔”活动,以高难度玩火杂技演绎火神祭祀;当晚,大型山体情景剧《嫦娥奔月》在长鹿湖面同步开演,非遗项目“舞香火龙”也成为中秋夜的一大亮点。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肖阳 通讯员:粤文旅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