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地铁2号线里奔赴写字楼的上班族、周末交织着香氛与甜香的消费场景、夜幕下江风与烛光勾勒的夜生活……
钱江新城“工作-生活-消费”的无缝衔接,藏着这片“杭州新封面”的成长密码——它并非摩天大楼的简单堆砌,也非规划的单向驱动,而是一场以商业为引擎、以人文为底色的城市有机生长。
图源杭州万象城
潮起:
破“有城无市”困局,从滩涂到城市客厅
本世纪初,杭州城市发展蓝图铺展时,钱江新城还是一片临江滩涂。
图源杭州万象城
随着时间推移,连片现代化建筑群虽已成型,却因“有城无市”陷入冷清,媒体曾直言“玻璃幕墙在阳光下耀眼,却照不见半分人间烟火”。
这恰恰点破城市发展的本质:真正的活力从不在图纸的线条里,而在人与城市的温度共鸣中。
2010年成为破局的关键。
4月,杭州万象城以“杭州首座全业态综合体”的身份亮相,这座总建筑面积达80万平方米的商业巨舰,不止引入300余个品牌,更以真冰场、IMAX影院、前沿科技体验店打破传统百货边界。
图源杭州万象城
46岁的周女士回忆道:“从105路公交车一路摇晃,到富春路站下车,推开玻璃门的那一刻,暖气裹着灯光扑面而来。保洁人员的制服笔挺如新,连地砖接缝都透着精致。”
不仅是消费升级,更深远的是它“商业为媒、艺术增色”的模式:miumiu 2025 Gymnasium全国独展、Ed Sheeran全国独家快闪引入杭州时,与全球潮流对话;携手时尚芭莎掀开各界视角,「流动的杭州」系列片让德寿宫的红墙黛瓦通过商业空间完成当代转译。仅2024年,超百场文化艺术活动便吸引近百万人次参与,为钢筋新城注入了精神灵魂。
图源杭州万象城
此后,商业、文化、居住功能深度融合,超20家世界500强区域总部入驻,首店矩阵成型,滨水景观与绿化交织,让年轻人在此找到归属感。
这些事件载体不断推动区域价值持续攀升。15年间,杭州万象城从孤立商场蜕变为“城市引擎”,杭州也继“西湖时代”的繁荣上,迎来了更国际化的“钱塘江时代”,印证了商业综合体对城区升级的核心推动力。
潮涌:
融高端与市井,商业人文共生激活新活力
钱江新城的独特魅力,在于它精准平衡了高端商业的精致与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清晨的城市限定香氛、VIP lounge的新鲜茶点,细节里藏着对杭州文化的深刻理解。
而商业空间向文化传承平台的升级,更让消费从“物质满足”转向“生活美学实践”。正如杭州万象城会员运营团队所言:“顾客早已不满足于购物,他们要在这里找灵感、建社交、寻归属感。”
图源杭州万象城
需求之变催生创新实践——西兴竹编融入现代艺术装置、非遗技艺走进商业场景、会员在宋宴与江景中重识杭州……这种融合更吸引本土品牌扎堆开设首店,2023-2024年杭州万象城引入的数十家首店(含多家全国及浙江首店),让这里成为年轻人的潮流地标,也持续拉升杭州商业能级。
图源杭州万象城
如今,钱江新城正朝着 “中央活力区” 稳步迈进。
十五载春秋,杭州万象城的每一步动作,都精准响应着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脉络,不仅见证了钱江新城从滩涂到商业集群的蜕变,更折射出杭州城市发展哲学的迭代。
真正的城市中心,从不是规划划定的框线,而是以人的生活为圆心自然生长的共同体。
从城市商业的“参与者”到城市发展的“担当者”,它不追求短期商业热度,而是让人居需求、商业活力与城市发展形成深度共振,既让当下的人触摸到生活的温度,也让商业避开同质化的消耗,更让商业体成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
从翻开钱江新城的第一页,到激活文化与商业的共生,再到延伸城市公共服务边界,商业体从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与城市同频共振的“助推器”与“可能性孵化器”。
杭州万象城以商业为笔,在钱塘江边书写着城与城共生的答卷,更以持续创新的姿态,为杭州探索国际化都市发展新路径、解锁城市功能升级新场景提供了鲜活样本。
图源杭州万象城
下一篇:毕淑敏:旅游是一味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