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条消息,说Rose要把非洲的哥哥姐姐接到中国来体验生活。当时我还挺期待的,想着能看到他们一起逛景点、吃火锅、逛故宫,看看他们第一次接触这些新鲜事物时的反应,应该会很有趣。可没过多久,Rose又发了直播预告,说哥哥姐姐会出现在直播中。我当时以为是边玩边和大家分享日常,结果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重点其实是带货。
到了直播那天,我特意进去看了一眼。刚开始只有几百人在线,我还以为能听到一些他们在中国的趣事。没想到半小时后,哥哥姐姐突然开始跳舞,人气瞬间飙升,从三百多人涨到一万,速度快得吓人。Rose一边感谢观众支持,一边强调哥哥姐姐专门学了舞蹈,同时不断引导大家点购物车。我这才反应过来,所谓“带家人来玩”,其实和想象完全不一样。
有人算过Rose这趟的开销,三个人从乌干达往返中国的机票就要十几万。之前我帮同事查过非洲飞中国的航班,单程经济舱都要一万多,三人往返的花费确实不低。加上吃饭、住宿和景点门票,成本看起来相当高。当时我还担心她要是直播卖货不理想,会不会亏得厉害。可结果却完全相反,直播间卖的日用品和零食,价格几十到几百不等,一万多人在线观看,差不多有两三千人下单,算下来销售额三四十万。原本以为她要亏钱,没想到不仅能覆盖所有支出,还能小赚一笔。而这些钱,其实都是观众们贡献出来的。
想起我以前也踩过类似的坑。有个主播说是帮老家父母卖苹果,我想着支持一下,就买了一箱。结果收到后发现苹果又小又酸,后来才知道根本不是自家果园的,而是代发的。从那以后,我对这种“亲情营销”多了几分警惕。
朋友和我聊起这件事时说,凡事都有因果。Rose前期用“带家人体验中国”营造温情氛围,观众被吸引了,后期再转向带货,其实算不上欺骗,只是会让人觉得有点别扭。评论区争论也很激烈,有人说感觉被情感消费了,有人觉得带货本来就是主播的常态,买不买全看观众自己。我倒觉得,带货没问题,但别用“家人”的噱头来做幌子。其实有些主播更直接,像说“妹妹来帮忙,顺便推荐点东西”,反而显得真实。
现在再遇到类似的直播,我都会先问自己一句:我是真的需要这东西,还是只是被热闹氛围吸引?以前冲动下单的所谓“情怀货”,不是闲置落灰,就是用两次就扔,浪费得很。与其被亲情故事带着走,不如冷静几秒钟,先考虑需求,再决定要不要买。
下一篇:“跳楼机高空悬停”,景区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