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0月1日一大早,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园池村的游客中心停车场内,旅游大巴接连驶入,周边地市的游客与研学团队络绎不绝,纷纷奔赴这座以荷闻名的乡村。
为保障游客获得最佳体验,清晨7点半,平园池村“新村民”郑勇便提前抵达村内,沿着预设的游览路线细致巡查。“荷风有物市集的农特产品和非遗产品要摆放整齐”“稻田音乐会的音响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农耕博物馆的农具要搬到室外供游客互动”……每到一处游玩点位,他都逐一核对设备与物品,全力确保游客能邂逅平园池村最美的景致。
郑勇是浙江杭州人,毕业于旅游管理专业,从事传统旅游、乡村旅游运营等领域20年。今年7月,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新职业之一。当月,如皋在平园池村率先招聘乡村运营人才。经过层层选拔,郑勇成功入选,成为村里首位签约的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
事实上,在参与此次招募前,郑勇已对平园池村展开了大量深度调研。平园池村有着“江海平原第一藕香荷韵”的美名,近年来通过打造荷藕产业链条和荷乡旅游品牌,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郑勇坦言,平原池吸引他的有两点:一个是村集体凝聚力强,另一个是没有专业团队进驻之前,平原池村已有30多个不同类型的业态在村庄里运营。“这充分说明平园池村具备良好的乡村运营基础。”郑勇说,平原池村发展也存在改善空间,比如目前村里业态合作模式相对单一,且业态之间黏性不高,没有形成合力。
依托村两委的支持和前期调研成果,郑勇在策划国庆中秋假期活动时精准发力,设置花车巡游路线,串联起村里荷风有物秋日集、跑马场、飞行基地、卡丁车等多种业态,游客只需花30元便可通乘一整天;盘活村里闲置草坪,打造躺坪时光营地,让游客在欣赏露天音乐会的同时,躺着饱览美景;在农耕民俗文化馆新增品茶项目,游客们品莲心茶与荷花酥,自在悠闲又促进消费……
在郑勇看来,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的加入,能以更专业的方式参与乡村建设和运营,与村干部有效配合形成良性互动,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平原池村有着良好的运营基础条件,我相信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梦想。”郑勇笑着说,眼中满是对乡村事业的热忱。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是郑勇成为平园池村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面对的首次“大考”。他既严阵以待,又信心满怀:“假期里,村里还准备了农民趣味运动和各类惊喜活动,欢迎大家来平园池村做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睿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