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韵重庆需要我们停下来,慢慢品
创始人
2025-09-30 10:00:12
0

人物名片

敬一丹,1955年生于黑龙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曾主持《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感动中国》等节目,三获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近年来主创新媒体节目《节气·长城》《博物馆9分钟》等。

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一头利落短发,一袭素黑底碎花纹连衣裙。近日,当敬一丹笑意盈盈地出现在重庆图书馆报告厅,用人们熟悉的声音向重庆观众打招呼时,全场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柔和、知性、醇厚、温润,这是敬一丹式的标志性声音。她的声音和她优雅大气的形象一起,曾经通过电视屏幕,走入大江南北的千家万户,为中国亿万电视观众留下一段难忘的时代记忆。

“沟通”,始终是敬一丹职业生涯的关键词。从新闻现场的锐利提问,到公益途中的俯身倾听,她让“沟通”与“说话”成为一门关乎尊严、理解与温暖的艺术。这场主题为“沟通伴随生命”的讲座真诚而富有哲思,她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职业人生娓娓道来,引领读者们思考:如何去倾听,如何去表达,如何让每一次交谈,都为彼此生命带去一次温暖和照亮。

此次来渝,敬一丹还带来了最新散文集《走过》,书中记录了她走访神州大地时的难忘经历。她说,想跟读者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我过去的职业形象,可能让大家感觉比较凝重,但生活是多面的,一个人在走来走去的时候,会感受到很多美好。”

她说,多年来,自己跟观众的交流可谓多元,“谈到《焦点访谈》,我们可以一起感受到那些年我们国家社会的变迁;谈《感动中国》,我和大家分享的是那些好人带来的力量和温暖。《走过》这本书里分享了我生活中更多面的感受,我很在乎这些感受,因为走过以后如果无感,甚至忘却,可能就白走了。有感,才是有质量的历程。”

重庆,是敬一丹在书中记录的重要一站。

“刚好是40年前,我第一次来重庆,就很喜欢,40年来又陆续来过多次,每一次都有新意。”她说。当听记者谈起重庆最新推出的文旅口号“新韵重庆”时,她诚恳地笑道:“我每次来都有点匆匆,虽然印象都很美好,但如果要体会‘新韵’,我想还需要更多时间,在重庆停下来,慢慢品。我也相信,重庆值得更多人来走近,来停留,来感受。”

我还惦记着第一眼看见的朝天门

新重庆-重庆日报:您在《走过》中特别写到了重庆,当时的场景为什么让您记忆犹新?

敬一丹:我是1985年第一次来重庆的,当时在朝天门码头上岸,那是我看到重庆的第一眼,印象实在太深刻了。

我那时还在读研,为了写硕士论文,到地方电台调研,重庆是其中一站。我独自一人从北京坐火车到了武汉,在武汉上船,经过三峡到重庆。在朝天门码头下船的时候,我有些吃惊: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声音,还有那么多的台阶!我在嘈杂和热闹中一步步走上来,心里有点小紧张,尤其我还想到了《红岩》的故事,想到昔日江姐和甫志高就是在这里接头过。回头一看,两江汇合,江水滔滔,心潮澎湃,那记忆实在难以忘怀。

所以之后我每次来重庆,都会想办法去看看朝天门码头。去年我也来过重庆,但我从南岸那边看过来时,发现朝天门已经完全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说实在的,40年了,我还始终惦记着第一眼看见的那个朝天门。

坦白地讲,凡是江河汇合的地方,都让我特别动心,但又说不清为什么,反正就是内心很平静。所以每次来重庆,我总惦记着朝天门,有时候晚上去,有时候白天去。总之我觉得那里有种无可替代的魅力,总是很有活力。并且,重庆人也很有活力。我觉得江河汇合的地方,总能给人一种力量,给人以启发,催人奋进。

总的来说,重庆对我来说有多方面的满足:自然之美、城市之美、乡村之美……虽然我来过很多次了,但一直觉得没有走遍,没有看够,重庆一直在吸引我。可能对于重庆人来说,对这座城市的很多东西早就习以为常了,但站在我们的立场仔细看,这座城市还是一直有新意在生发,让人兴奋。我相信走来走去,人们会越发发现重庆的好。

重庆的新韵,藏在很多细节里

新重庆-重庆日报:重庆的江河让您印象深刻,在您家乡哈尔滨也有著名的松花江,与东北的江河相比,西南的江河带给您怎样的新意?

敬一丹:刚才我说了,凡是走到江河汇合之处,我就莫名地激动。2024年,我专门走过一遍川渝大地,看到了许多江河汇合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也会回想起哈尔滨,我的家乡,在那里,我们的母亲河是松花江,但松花江和黑龙江汇合的时候,跟南方江河汇合的情形还是不太一样。

我在家乡看江河汇合的时候,没有一个比较高的视角,感觉它往往是比较平静的,但在川渝,这种汇合是很激荡的。尤其在重庆朝天门,这里是长江跟嘉陵江汇合处,感受非常特别。我总是忍不住在两江汇合之处朝长江上游望去,因为上游有那么多的地方我曾经走过,留下了那么多的记忆,所以在它的汇合处,仿佛会感到那么多的记忆汇合到了一起,特别让人胸中激荡,也很容易让人愿意停在这里,因为这是一个适合发呆的地方。

新重庆-重庆日报:您跟重庆结缘40年了,重庆的发展日新月异。最近我们提出了新的文旅口号,其中一句是“新韵重庆”,刚才您也说重庆总是有新意,那么您怎么看待重庆的新韵?

敬一丹:我一次次来重庆,但每次重逢,都还不算是阔别。我想如果是阔别的话,就会对重庆的新变化感触更深刻。尤其是这几年,来得越来越频繁,比如说去年我来过,今年又来了,那么重庆的新变化,带给我的冲击可能就不是那么巨大。

这些年重庆给我的总体印象,可能就是感觉这座城市依然那么好,而且越来越好。但老实说,每次来都有点匆匆。我觉得要体会这座城市的新韵,需要停下来,而不是匆匆走过。你看我这本书就叫《走过》,有的时候,我们在路上总是走得太匆匆,那么现在,需要为重庆那些新的细节放慢脚步。我想我们重庆现在所说的新韵,藏在很多细节里,需要慢下来仔细看,才能感知她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藏着怎样的新韵。

文字是媒体人应做的基础表达

新重庆-重庆日报:在《走过》这本书里,您用24节气串联内容,很有新意,这样的立意,初衷是什么?

敬一丹:我从小就很喜欢节气,那时虽然不懂,但每到一个节气的时候,听我姥爷或者妈妈说起,我就好奇这是什么东西。慢慢长大,了解之后,我觉得这真是祖辈传下来的一个文化瑰宝。后来我又慢慢思考,在喜欢和传播之间,我们能做点什么?思考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文化传播链条。

最初我通过音频的方式来传播节气文化,在我们台的新媒体平台央视新闻里,以音频的方式读一本节气书。那本书的作者是《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朱伟先生,他每个节气都会在微博里分享一段文字,而且还把古人留下的随春夏秋冬、农耕节令有感而发的诗词歌赋进行了重新梳理。你看,这个文化链条多有意思——古籍中谈到节气,朱伟把它摘出来,用微博传播;出版人又把微博中的文字变成书;我得到这本书后,再以音频的方式在新媒体传播。我看到了这样一种传播链条的关系,意识到这也是媒体生态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可能性。

同样是节气,我们的传播方式还可以更多元。后来,我又立足节气文化制作了视频节目《节气·长城》,在央视频播出。《走过》这本书里有关节气的内容,就来自那个节目,等于我又把视频内容变成了文字。

你看,这个传播链条就形成了一个闭环,从古籍里的文字到微博、音频、视频,现在又回到了文字,又成为了书籍。我想,节气文化是个宝藏,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来解读它,传播它。可以从科普的角度、农耕的角度、民俗的角度……那这本书呢,就是我从一个媒体人的角度,去表达我是怎么看节气文化的。

这种链条式的传播,我想只有在今天融媒体的环境里才有可能实现。这也是一种探索实践。在这个实践中,我感觉到,作为媒体人,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去表达,话筒、镜头、声音、图像、文字都可以。但无论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我认为是媒体人应该做的一种最基础的表达。

当然,这种传播的可能性还在继续,比如今天,我又带着书走到了读者当中,看到小读者对节气文化特别接受和喜爱,我也觉得特别幸福,收获了很多很多的知音。这样的效果,让立足于文字的媒体传播延伸到更远。

融媒体时代要意识到“后有来者”

新重庆-重庆日报:融媒体时代做传播让您感到幸福,但似乎一开始您对新媒体的态度比较微妙?

敬一丹:我们那时电视处于上升期,甚至巅峰期,有一段时间,我们电视人甚至有种误解,以为“后无来者”。后来,新媒体来了,媒体融合发展,我也慢慢理解了融媒体传播是个怎样的过程。

直到退休以后,我在一种更放松的状态下接触新媒体,收获了很多新体验。我慢慢觉得,我们过去可以拥有亿万观众,今天在融媒体的环境里,也可以聚焦到一个一个的具体的个体,去进行对话交流,这种体验是过去没有的,是融媒体环境教给我的。

如今我甚至很感谢新媒体,因为,我当初那么害怕新媒体,总觉得很怕和它正面相对,毕竟,以为“后无来者”。现在,后者来了,年轻人来了,新的力量来了。所以我很庆幸后来利用融媒体做传播的新体验。

新重庆-重庆日报:从“后无来者”到“后有来者”,这是一种怎样的观念转变?

敬一丹:作为一个媒体人,如果一直意识到“后有来者”,这对我们的成长是有帮助的。我的真实感受就是应该“后有来者”。在融媒体大环境里,“后有来者”就是提醒我们,可能今天面对了新东西,已经让我们眼花缭乱,但明天可能又要面对更新的东西了,那我们的表达方式也要更新,要用更适合的方式去进行传播。

媒体人应该是最有瞭望能力的,最有未来感的。从这点讲,我也很羡慕我的年轻同行。他们和我们那个时代面对的挑战不一样,但他们有更多的可能去记录这个时代。有了这些记录,我相信过很多年以后我们回头看,就会知道在融媒体这个时代,我们获得了什么。

相关内容

金价狂飙9.6%!黄金理财...
今年9月国际金价从不到3500美元一路飙升,一度突破3800美元/...
2025-09-30 02:07:02
持有基金十年收益如何?最高...
近日,百亿私募海南希瓦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海南希瓦”)创始...
2025-09-30 02:05:41
原创 ...
58岁的雍正皇帝突然去世,原因至今扑朔迷离,他究竟因何死?这是历史...
2025-09-30 02:03:55
原创 ...
西市是明朝时期用于处决官员的刑场,位于如今北京西四的附近。崇祯三年...
2025-09-30 02:03:42
原创 ...
这段历史故事中,提到的朱元璋和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巧合,实际上是一个中...
2025-09-30 02:03:35
原创 ...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兵马俑的意外发现,埋藏已久的始皇陵终于向世人揭...
2025-09-30 02:03:17
明朝奇人王世宁,活到了12...
一杯茶,一部手机,一份好心情;读读散文,品品诗歌,共享雅致生活! ...
2025-09-30 02:03:06
原创 ...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
2025-09-30 02:03:03
原创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动荡不安,英雄豪杰不断涌现。在这片乱...
2025-09-30 02:02:59

热门资讯

慕尼黑啤酒节1升啤酒15.8欧... 你知道吗?一升啤酒15.8欧元?慕尼黑啤酒节今年价格涨到离谱。#啤酒节 #物价上涨 #欧洲旅游 ...
南沙“情侣路”正式开放 20公...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张莹 通讯员 王婧瑞 曾嘉伟 谢子亮 国庆假期前夕,广州南沙区20公里...
原创 张...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兰姐在欧洲观光旅游和治病疗养有一段时间了,连儿媳妇小梅都说,“想妈妈了,希望她快回...
宣城水上乐园一卡通OTA核销人... 宣城水上乐园一卡通OTA核销人脸年卡 票务系统 刷卡系统计时 游泳馆一卡通系统用于月卡,季卡,年卡,...
金螳螂 ▏咸宁梓有集,中国美学... 由湖北联投精心打造的梓有集是国内首个美学轻度假策划地,旨在打造全球轻文旅超级样本,“轻”是梓有集最鲜...
江苏徐州:“彭城七里”焕新归来 航拍马戏台 郑周摄 国庆前夕,江苏徐州历时两年精心打造的城市文化新地标“彭城七里”焕新开放。这条纵贯...
一叶飏丹韵 十里佳趣多——20... 《江城日报》2025年9月30日4版 秋色渐浓,露浓霜重带来了秋的收获,更让“露浓色愈红”的红叶鲜艳...
北京打造全方位红色旅游格局 依托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的独特资源禀赋,北京正成为全...
免费!占地约288亩,北京温榆... 9月29日,位于京承高速东侧的北京温榆河公园顺义二期E区(别称 “映水停云”)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这片...
中国女子失联6天,埃及官方:涉... 针对近日21岁中国女孩池女士在埃及失联一事,埃及内政部安全部门当地时间29日表示,该女子因涉嫌参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