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忻州“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非遗电音节演出现场。
雁门关长城。
偏关特色非遗节目展演现场。
海外旅行商展示忻州非遗产品。
图为海外达人在活动上推介忻州。
图为非遗市集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向游客介绍产品。
繁峙竹帛口长城。
长城不语阅千载,黄河有声话故乡。9月11日晚,以“忻见未来 关山可越”为主题的2025年山西・忻州“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在偏关县关河口驿站隆重启动。来自海内外的文旅嘉宾、企业代表、文化学者及达人代表齐聚边塞雄关,共赴这场文旅“饕餮”盛宴。
忻州长城,跨越12个朝代,历经2203年修筑史,被誉为“中国长城博物馆”。它的历史跨度、形制多样性与军事文化价值,均居全国首位。此次活动串联起忻州长城从军事要塞到文旅名片的历史变迁,展现当地“守护文脉、激活活力”的发展理念,让在场嘉宾快速读懂忻州长城的当代价值。
【多方协同】亮资源优势 护长城文脉
关河百丈寒,星月共长天。忻州不仅是长城的博物馆,更是文旅融合的试验田。
这里山河形胜,造化天工。忻州拥黄河之奔涌、揽长城之雄浑,坐拥老牛湾“长城入黄河”奇观,怀抱芦芽山万年冰洞秘境,更有雁门关“中华第一关”巍然屹立。自然的壮阔,在这里化作山河交错的恢宏画卷。
这里千载文脉,古韵流芳。忻州是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地,边塞烽烟与佛教梵音在此共融。五台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千年智慧。佛光寺东大殿梁思成谓之“中国第一国宝”,南禅寺千年彩塑诉说盛唐气韵。更有边靖楼“声闻四达”,河曲民歌“余音绕梁”,还有千年长城见证着无数的悲欢离合。
这里红色沃土,光耀华夏。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浴血忻州,创建了晋察冀、晋绥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机场、雁门关伏击战彪炳史册。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西柏坡,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光辉足迹。
这里战略交汇,时代所钟。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忻州恰好处在这些政策的“交汇点”上,叠加效应显著,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文旅产业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近年来,忻州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体,通过守护文明根脉、创新讲好忻州故事、提升服务品质,深化文旅融合,向着将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的目标持续迈进。
作为主会场承办地,偏关不仅是黄河入晋第一县,更被誉为“中华长城古堡第一县”,书写着中华民族交融发展的壮丽开篇,千百年来见证着多元文明交融互鉴的壮阔历程。在这里,每一块城砖都铸刻着铁血岁月的铮铮誓言,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家国相依的深沉情感。关河口驿站,曾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枢纽,驼铃悠扬中见证着“日进斗金”的商贸繁华。而如今偏关县正成为以绿色为底的高质量发展热土,也是承载诗和远方的幸福乐土,更是活力迸发的创业兴业沃土。偏关将“长城+黄河”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实施“三绿”战略,坚定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首站首责,奋力书写“生态偏关、绿色未来”的时代答卷!
【专业赋能】解长城价值 拓消费场景
在文旅赋能环节,携程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忻州文旅数据分析及文旅惠民补贴促消费政策。携程集团华北大区随后启动忻州文旅全球主题馆,全面整合忻州优质的景区资源、文化体验与特色住宿,通过品牌化、聚合化的展示,向全球旅客主动呈现忻州独特的长城文化与乡土情怀。
忻州长城,被誉为“中国长城博物馆”。这份珍贵遗产的传承,离不开每一位长城守护人的坚守。为各位长城守护人授旗,成为当晚感人瞬间,这一仪式彰显了忻州“专业力量+全民参与”的长城保护机制,更让“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理念深入人心。
千年烽火铸雄魂,一砖一瓦皆史诗。历史文化学者、人文旅行家刘勇深度解读忻州长城价值。
长城脚下,世界相融。站在“长城两边是故乡”的舞台上,来自土库曼斯坦的海外达人K哥则以国际视角分享忻州的“千年风华”。他说:“当我的镜头第一次对准忻州,屏幕里跃动的不仅是10万+粉丝,更是穿越千年的文化震撼——这里每一块长城砖都在讲历史,每一朵五台山的云都在写诗篇,每一碗偏关酸粥都在熬煮乡愁。”
隔着屏幕翻阅忻州资料时,令K哥最震撼的是它的“不可定义性”——这里既有五台山的禅意空灵,又有雁门关的金戈铁马;既能在芦芽山万年冰洞感受冰川世纪,又能在忻州古城的酸粥摊前触摸人间烟火。它像一本立体百科全书:在偏关老牛湾,他了解到一个地理奇迹——老牛湾古村落的石屋石巷里藏着“黄河人家”民宿,明代烽燧与黄河曲流构成了“中华最美握手”。如果说老牛湾是“握手”,那乾坤湾就是黄河的“即兴舞蹈”,河道与梯田组成的“天地密码”,比任何滤镜都震撼。无人机升空时,他突然懂了什么叫“表里山河”——黄河在这里拐出乾坤湾的太极图,万里长城在这里垒出12个朝代的军事密码。
K哥说:“忻州教会我,真正的热门打卡地,从来不只是风景,而是能让你听见历史心跳的地方。”“长城两边是故乡”,忻州永远是心中的“诗和远方”!
【双向赋能】搭资源平台 谱发展新篇
9月12日,中国旅行社行业协会联席会暨忻州文旅资源对接活动圆满举办,为忻州文旅发展搭建“资源对接、信息互通、合作共赢”的桥梁,共同挖掘文旅潜力、打造精品线路、拓展客源市场。
近年来,忻州坚定守护文明根脉,先后实施长城、黄河文化公园建设工程,启动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在保护的前提下扩展利用渠道。开展“万里茶道”“唐宋木构建筑”联合申遗,打造忻州文旅金字招牌。推出“宋辽长城与忻州文化”学术活动,成为学界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创新表达方式,讲好忻州故事,让忻州文旅品牌熠熠生辉。持续打造“长城两边是故乡”IP,精心推出“春赏花、夏避暑、秋红叶、冬冰雪”四季主题线路;五台山心灵康养、黄河风情体验、长城星空露营等产品引爆市场,传统文化与现代体验碰撞出新的火花。同时,借助短视频、元宇宙等新技术,推出“文旅忻州”线上平台,让更多人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忻州之美”。
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忻州市实施生态停车场、无障碍通道、智慧化导览等措施系统化提升基础设施,五台山、雁门关等重点核心景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建立旅游企业与从业者“红黑榜”,对违规商家实施联合惩戒。“引客入忻”计划得以落地开花,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节节攀升。截至8月,忻州市6大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139.02万人次,同比增长23.33%。忻州古城景区、五台山景区接待人次位列全省前三。
此次对接活动,通过景区与客源地旅行社签约、本地旅行社与外地旅行社合作,芦芽山、雁门关、老牛湾景区挂牌“文旅会客厅”等内容,进一步完善了忻州文旅服务网络,让“便捷服务”与“特色体验”双向赋能,为忻州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注入崭新发展动能。
长城古戍烽烟尽,黄河新曲盛世歌。此次山西·忻州“长城两边是故乡”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不仅是一场文旅盛宴,更是忻州践行“守护长城文化、激活文旅动能、赋能乡村振兴”主旨的生动实践。忻州正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向打造国家级长城文化旅游标杆品牌稳步迈进,朝着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阔步前行。
本版文字:王利强
本版图片由忻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