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皖藏情,医路格桑花 | 皖藏情暖雪域:白衣执甲护童心光明
创始人
2025-09-29 18:10:48
0

2025

十年皖藏情

医路格桑花

纪念安徽医疗援藏十周年

编者按:十年援藏路,一生雪域情。当江淮暖流遇上高原风雪,便化作了医者仁心的最美诠释。2015年至今,300余位安徽医者接力奔赴山南,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上,用精湛医术浇灌生命之花,用无私大爱书写皖藏情深。他们带去的不仅是先进技术,更是希望的种子;他们留下的不仅是健康守护,更是永恒的情谊。在安徽医疗援藏十周年这个特殊时刻,我们开启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用文字和影像,共同铭记那些值得被传颂的温暖瞬间。

今天我们推送的是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皖藏情暖雪域:白衣执甲护童心光明》

当海拔4600米的哲古草原还笼罩在晨雾中,安徽援藏医疗队的白色身影已经在当地中小学里忙碌起来。这趟为期半个月的医疗援助,他们要深入乃东区和错那、措美、浪卡子三县(市),为藏区孩子织就一张“视力防护网”——不仅是系统性视力筛查,更要把近视防控的种子播散在雪域高原,让他们能一直有双明亮的眼睛看世界。

此次医疗援助,大家需要面对的不仅是高强度工作,还有高海拔带来的缺氧、干燥、失眠等问题,这让筛查工作不仅仅是技术的付出,更是巨大的体能消耗。大多数队员都是头一回踏上高原,稀薄的空气还没让他们完全适应,经过短期休整,工作就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白天,草原上的紫外线特别强,人都快睁不开眼,可检影的检查又必须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很多人在这种封闭的“小黑屋”待上一会就感觉不适。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王娜医生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一边吸着氧气,一边仔细调试设备进行精细检查,连喝水都得算好时间,她说:“我多喝一口水,排队的孩子就得等更久。”该院眼科史春生主任做眼底检查更是考验耐力,为了不因为呼吸影响到孩子,每次凑近检查时,他都得悄悄憋气。在平原上很平常的动作,到了高原,却让他脸涨得通红,缺氧带来的眩晕感一阵一阵往上涌。他只是扶一下眼镜,缓两秒,又俯身继续帮孩子们检查。

筛查的时候,队员们的心都揪得紧紧的。常年的强紫外线照射,孩子们的视力问题比想象中严重得多。除了常见的近视,很多孩子还有眼疾。有的弱视没被发现,有的有隐性斜视,甚至还有人得了圆锥角膜、眼底病变。有个五年级的小男孩捏着衣角说:“老师写的字像小蚂蚁,我还以为是风把字吹模糊了。”看到这样的场景,队员们更着急了。遇到复杂的病例,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家长“赶紧去市区医院”,想着“早一天干预,孩子的未来就多一分希望”。他们总说,每一副要送出去的眼镜,都能让孩子看得更清楚;每一次耐心的指导,都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就像把蒙尘的窗户擦干净,让孩子们能看清蓝天白云和雪山雄鹰,看清课本上的字,看清自己的梦想。

这趟山南筛查之行,是安徽医疗援藏工作的一小部分,也是安徽医疗援藏的一个缩影。在眼科诊室里,“师带徒”的温暖故事也一直在上演。援藏期间,该院石磊副院长手把手教当地医生做眼科手术。从一开始递器械当助手,到后来能自己做简单操作,再到现在可以独立做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徒弟们的成长,都离不开师徒之间的默契和努力。有位藏区医生在日记里写:“石老师常说,手术刀拿在手里,就是握住了一条命。她教我缝合的每一针,都在教我怎么当一个好医生。现在,她教我的技术已经在我心里扎了根,我要让它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给乡亲们遮风挡雨。”

这些年,这支医疗队的脚印已经遍布山南的各个角落。他们给近2万名学生建立了屈光档案,送出去近1万副免费近视眼镜,把光明装进了孩子们的书包,用专业与爱心守护着雪域学子的光明未来;他们帮助受援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大幅提升了当地的诊疗水平;他们深入牧区、乡镇开展巡回医疗和义诊,惠及群众数十万人次,将健康关怀直接送到牧民家门口。许多曾经的危重患者得到救治,重获劳动能力,家庭也因此摆脱贫困。这些实实在在的医疗成果,如同格桑花一样,盛开在高原的每一个角落,成为皖藏情深最生动的见证。

相关内容

吸引277万人次中外观众,...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8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吸引...
2025-09-29 05:03:11
原创 ...
从古至今,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英勇的英雄人物,他们或在某个时代独领风...
2025-09-29 05:03:01
铭记抗战历史 致敬抗联英烈...
□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 周英东 中国人民抗...
2025-09-29 05:02:59
原创 ...
出生背景与流亡之路 重耳,生于公元前697年,是晋国的王子之一。他...
2025-09-29 05:02:45
原创 ...
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杀功臣,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李世民自己就是最...
2025-09-29 05:02:43
原创 ...
这组拍摄于一百年前的清末社会场景的老照片,为我们提供了一扇透视历史...
2025-09-29 05:02:20
原创 ...
知道美国为什么从来不挖文物,也不考古么。你说你美国是全世界唯一的超...
2025-09-29 05:02:16
原创 ...
文/袁 帆 “天津英租界”( British concession...
2025-09-29 05:01:59
原创 ...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光复节80周年的讲话中做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声明:“...
2025-09-29 05:01:54

热门资讯

新加坡华族文化馆与印度文化馆体... 提起新加坡,很多游客首先想到的是花园城市的现代景观。然而,真正让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是它深厚的多元文...
小众景区和新兴旅游项目有何风险... 南都讯 记者王森 发自北京 十一长假临近,9月29日,应急管理部于北京举行发布会,介绍假期出行出游安...
迎国庆 “华服嘉年华”扮靓香港... 9月29日,由紫荆文化集团、香港中旅集团等联合主办的“迎国庆·香港华服嘉年华”活动亮相香港西九文化区...
国庆“微度假”:岭南新天地焕新... 国庆黄金周将至,广东文旅市场再添新场景、新玩法! 9月28日,佛山岭南天地正式宣布更名为“岭南新天地...
“走出去引进来”,粤商大会搭建... 9月29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政协主办,广东省委统战部、广东省工商联(总商会)承办的2025世...
欢迎来蓉!成都海波最高“雪山邮... “在成都之巅的雪山邮局,提起笔写下这张明信片,再投进邮箱邮寄出去,好有仪式感!”市民李女士今日激动不...
百余场游园活动亮相、多区推出赏...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北京文旅市场供给全面升级。9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文旅局获悉,国庆中秋假期...
【邂逅山河 祝福祖国】登香炉山... 秋高气爽,秋山如画。 “十一”假期,宾县香炉山推出“晒秋知秋”活动,适配市民游客游览五花山色、品尝...
“临界·跃迁”2025张家界全... 9月26日,以“临界·跃迁”为主题的2025张家界全球旅游业创新周在湖南张家界启幕。 作为本届旅创周...
国庆假期上海机场预计保障进出港... 9月29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机场集团获悉,今年国庆中秋期间(10月1日至8日),上海浦东、虹桥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