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海舒 文图】一碗胡辣汤、一个包子,承载着中原烟火,也蕴含着无限商机。
9月28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炝锅胡辣汤、手工大馅包子新产品发布暨团体标准立项交流会举行。以往,胡辣汤等河南传统美食多依赖厨师经验,今后,这些传统食品将从“经验”走向“标准”,从而到达更多人的餐桌。
胡辣汤与包子是河南餐饮的“灵魂组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刘志伟介绍,全省日均消费胡辣汤约1200万碗、包子约1.5亿个,带动原料、加工、物流、餐饮等全链条约400亿元产值。
然而,早餐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如何持续创新产品,如何实现清洁化标签,手工包子的标准模糊如何界定等。“为了让一碗胡辣汤更香、一个包子馅料更足,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联合多家食企进行技术攻关。”刘志伟说道,今天发布的炝锅胡辣汤、手工大馅包子新品是“实验室—工厂—餐桌”全链条协同的最新成果,也标志着河南传统餐饮食品从“经验”走向“标准”,从“模糊”走向“清晰”。
“要把更多实验室的样品变成市场的产品,把更多的产品打造成爆品,共同推动河南早餐食品产业向千亿级规模进发,把‘中原味道’推向全球餐桌。”刘志伟说。
现场,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牛景红发布了《关于炝锅胡辣汤与手工大馅包子产品标准立项的通知》。牛景红介绍,根据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对炝锅胡辣汤与手工大馅包子两项团体标准进行了立项审查,符合立项条件,准予立项。各起草单位要严把标准制定质量关,增强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河南食品产业未来往哪走?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邹建给出8个趋势:一是清洁化,即减少不必要的添加和配比;二是新鲜化,用新鲜而非冷冻的食材直接进行加工;三是真实化,手工加工在整个生产链条中占比是多少,要真实透明;四是健康化,产品要以营养成分驱动而不是概念驱动;五是直观化,给消费者“所见即所得”的产品;六是有机化,逐步提升有机原料的占比;七是差异化,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体验;最后是传统和科学统一化,“传统食品通过工业化做大产业规模,同时,工业食品也要向传统致敬,回归烟火味道。”邹建说。
责编:王时丹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下一篇:安徽油焖茭白:火候调出的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