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清远长隆森林王国公布了白犀牛保育的最新成果:今年7月至9月期间,园区成功繁育三头白犀牛幼崽:7月出生的白犀牛幼崽“望望”和“七七格”以及9月15日出生的“三宝”。
这三头白犀牛幼崽的健康成长,标志着清远长隆在白犀牛保育领域取得持续进展,也为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带来新希望。
最新出生的雌性白犀牛“三宝”,是母亲“三丫”的第三个孩子,出生时体重78公斤,体长111厘米,肩高68厘米,各项体征良好。
据了解,白犀牛孕期长达16至17个月,哺乳期约1年,因此每胎间隔至少3年。白犀牛保育员叶见平介绍,当前幼崽的吃奶次数和吃奶量均正常达标,健康状况良好。
他补充道,白犀牛作为体型最大的犀牛物种,出生1个月左右可以尝试吃草,7月出生的“望望”和“七七格”已开始接受草类辅食。
作为陆地体型仅次于大象的哺乳动物,白犀牛以厚实光滑的灰褐色皮肤为特征,它的体重可达3.5吨,根据分布非洲南、北不同区域而分为北方白犀和南方白犀两个亚种。
“白犀”之名并非因体色而来,实则源自荷兰语“weit”(意为“宽平”),用以形容其宽平的上唇,因此也被称作“方嘴犀”。目前全球白犀总数量不足2万头,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谈及白犀牛,其标志性的特征无疑是头上那标志性的一前一后的角。白犀牛的双角并非长在骨头上,而是由与人类指甲成分类似的角蛋白构成,从皮肤中生长而出。
这些“超级指甲”经过进化变得坚硬而锋利,成为它们自卫和争斗的重要工具。幼犀的角在出生六周后才会逐渐显现,白犀牛幼崽“望望”“七七格”现已长出小角。
目前,清远长隆森林王国生活着20多头白犀牛。自2015年来到清远安家,清远长隆的白犀牛家族至今已经成功迎来了10多头白犀牛宝宝。
文 | 记者 黎存根 通讯员 邓泳怡
图 | 景区提供
上一篇:“鸡公嘎嘎”,吃出“肉香”!
下一篇:扬州世博园熊猫乐园10月1日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