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与高铁出行:白酒携带全攻略,这些规定你必须知道!
创始人
2025-09-17 21:06:02
0

在现代生活中,飞机与高铁已成为人们长途出行的主要选择。无论是返乡探亲、商务出差,还是旅游度假,不少人都想携带几瓶心仪的白酒。然而,白酒作为含酒精的饮品,兼具易燃性与特殊性,其携带规则与普通行李大不相同。若不提前了解相关规定,很可能在安检时遭遇 “截留”,既耽误行程,又影响心情。本文将详细拆解飞机与高铁携带白酒的全流程规则,从浓度限制、容量标准到包装要求,再到特殊情况处理,为大家提供一份实用的出行指南。

一、航空出行:白酒携带分“托运”与 “随身”,浓度是核心标尺

(一)随身登机:白酒基本 “禁止携带”,仅低浓度有特殊例外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规定,旅客随身携带的液态物品,每件容积不得超过 100 毫升,且所有物品需装入统一的透明塑料袋中,总容量不超过 1 升。这一规则主要针对化妆品、洗漱用品等日常液体,而白酒因酒精含量较高,几乎被排除在 “随身携带” 的许可之外。

即便白酒浓度低于 24 度(类似低度米酒、黄酒),虽未被明确列为 “易燃易爆品”,但由于其仍属于 “液态物品”,需遵守 100 毫升 / 件、总量 1 升的限制。这意味着,若想随身带白酒,最多只能装在几个小容量旅行瓶中,实用性极低。因此,航空出行携带白酒,首选方式是 “托运”,而非随身登机。

(二)托运行李:按浓度分级限制,包装合规是前提

托运行李对白酒的限制相对宽松,但仍需根据酒精浓度划分三个等级,且所有白酒必须满足 “原装零售包装、标识清晰、未开封” 的核心要求 —— 散装白酒、自行灌装的白酒,无论浓度高低,均禁止托运。

24 度及以下白酒:数量不限,注重包装防护,24 度及以下的白酒(如部分低度果酒、甜酒),酒精含量较低,燃点较高,安全性较强,因此航空公司对其托运数量没有明确限制。但旅客需注意,白酒属于易碎品,若包装简陋,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破损、渗漏,不仅会损失财物,还可能污染其他旅客的行李。

24 度至 70 度白酒:总量不超过 5 升,单瓶容量无强制限制

这一浓度区间涵盖了市面上绝大多数白酒(如常见的 38 度、52 度、60 度白酒),属于航空托运的 “重点监管范围”。根据规定,每位旅客托运的此类白酒,总容量不得超过 5 升,换算成常见的 500 毫升 / 瓶规格,即最多可托运 10 瓶。

需要注意的是,规则仅限制 “总容量”,对单瓶容量没有强制要求。例如,若携带 1 升装的白酒,最多可托运 5 瓶(5×1 升 = 5 升);若携带 250 毫升装的小瓶白酒,则可托运 20 瓶(20×250 毫升 = 5 升)。但无论单瓶规格如何,必须保证每一瓶均为 “原装未开封”,瓶身标签清晰标注酒精度、容量、生产厂家等信息,无标签或标签模糊的产品,可能被安检人员判定为 “不明液体” 而拒绝托运。

70 度以上白酒:全面禁止托运,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70 度以上的白酒(如部分高度散装原浆酒、特制烈酒),酒精浓度极高,燃点极低,属于明确的 “易燃易爆物品”,与汽油、酒精等危险品同属航空运输的禁止范畴。无论包装多么规范、数量多少,均不允许托运,更不能随身登机。

二、高铁出行:白酒可 “随身携带”,容量与浓度双重管控

与飞机不同,高铁对液态物品的携带规则更为灵活,白酒允许 “随身带上车”,但同样需满足浓度与容量的限制,且禁止托运(高铁动车上暂不提供行李托运服务,大件行李需自行放置在车厢连接处的行李架上)。

(一)浓度限制:70 度是 “红线”,超浓度直接禁止

高铁对白酒的浓度限制与飞机托运一致,以 70 度为界:70 度以上的白酒,禁止携带上车,因其属于 “易燃易爆物品”,可能对列车运行安全和旅客人身安全造成威胁;70 度及以下的白酒,在满足容量限制的前提下,可正常携带。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部分旅客认为 “散装白酒只要浓度低就能带”,这是常见的误区。高铁同样禁止携带散装白酒、无标签白酒,即便浓度低于 70 度,若无法证明其成分和浓度,安检人员有权拒绝放行。因此,携带高铁的白酒,必须是 “原装未开封、标签清晰” 的零售包装产品。

(二)容量限制:每位成年旅客最多携带 3000 毫升

根据《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相关规定,每位成年旅客携带的 70 度及以下白酒,总量不得超过 3000 毫升(即 3 升)。按常见的 500 毫升 / 瓶计算,最多可携带 6 瓶;若为 1 升装的大瓶白酒,则最多可携带 3 瓶。

与飞机不同的是,高铁对白酒的 “单瓶容量” 没有额外限制,只要总容量不超过 3000 毫升即可。例如,携带 4 瓶 750 毫升的白酒(总容量 3000 毫升),符合规定;但携带 7 瓶 500 毫升的白酒(总容量 3500 毫升),则超出限制,需自行处理(如交由送行人员带回、办理快递等)。

三、特殊情况处理:超量、违规携带怎么办?

即便提前了解规则,仍有旅客因粗心或误判,出现超量、违规携带白酒的情况。此时无需慌乱,可根据不同场景采取合理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一)机场:超量托运或违规携带,可选择 “暂存”“快递” 或 “放弃”

四、实用小贴士:让白酒携带更顺畅

提前确认规则,避免 “一刀切” 认知

不同航空公司、不同高铁站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微调规则(如部分廉航对托运行李额度有限制,携带白酒可能会占用免费托运额度)。建议出行前通过官方渠道确认:飞机可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或拨打客服热线,高铁可通过 12306APP 或车站客服电话咨询,避免因 “默认规则” 而出现疏漏。

优先选择 “小容量、原包装” 产品

无论是飞机托运还是高铁携带,小容量(如 250 毫升、500 毫升)的原装白酒更易控制总量,且包装通常更坚固,不易破损。若需携带多瓶,可选择品牌方推出的 “礼盒装”,这类包装不仅美观,还自带缓冲设计,能降低运输中的破损风险。

高铁携带注意 “行李放置”,避免影响他人

高铁车厢内的行李架承重有限,且空间狭窄。携带白酒时,切勿将其放在座位上方的小行李架上(易因颠簸掉落),应放置在车厢连接处的大件行李架上,并靠里侧摆放,避免滑落。同时,要注意与其他旅客的行李保持距离,防止因碰撞导致酒瓶破碎。

国际出行:规则更严格,提前了解入境国规定

若乘坐国际航班携带白酒,除需遵守中国航空公司的规定外,还需符合入境国的相关要求。例如,部分国家禁止携带酒精饮品入境,部分国家对携带容量有严格限制(如最多 1 升)。建议提前查阅入境国的海关规定,避免在境外海关遭遇物品被扣、罚款等问题。

无论是飞机还是高铁,对白酒携带的规定,核心都是为了保障公共安全。作为旅客,提前了解规则、合规携带,不仅能避免行程受阻,也是对自身和他人安全的负责。希望这份攻略能帮助大家在出行时 “酒” 随人愿,一路顺畅!

相关内容

瑞德智能:公司正积极构建“...
证券日报网讯 瑞德智能9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
2025-09-17 05:04:25
原创 ...
在山东德州的幽深巷陌间,李先生珍藏着一枚别具非凡意义的铜币——中华...
2025-09-17 05:02:33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
2025-09-17 05:02:16
原创 ...
洪武十五年八月,朱元璋的发妻——51岁的孝慈高皇后马氏病逝。这一消...
2025-09-17 05:02:08
原创 ...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波澜壮阔中,《论持久战》作为毛泽东的重要演讲稿,成...
2025-09-17 05:02:02
原创 ...
在古代,流传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这一观念导致了许多女性的才...
2025-09-17 05:02:01
原创 ...
“他好歹也是一位司令,喜欢喝酒就喝点好酒,非得喝那些兑水的假酒,结...
2025-09-17 05:01:57
这个三峡地区重庆段发掘的战...
当江风吹起铺在沙土之上的巨大塑料布时,一具从泥土中清理而出的马匹骨...
2025-09-17 05:01:56
花旗家族办公室拥抱私募股权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即使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高企,花旗集团的家族办公室...
2025-09-17 05:01:48

热门资讯

原创 7... 文|菁妈 赵雅芝,这个名字对于80后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大家小时候都看过那部红遍全国的电视剧《新白娘...
携程AI行程助手双端上线!大小... 国庆长假将至,许多游客仍为拼凑旅行计划而烦恼,辗转多个平台查攻略、跨应用比价订票,不仅手机操作空间局...
【点赞】瓦岗:再添打卡新地标 9月17日,瓦岗镇常庄村再添文旅新地标——印象常庄露营基地正式开业。该基地坐落于网红桥北岸,毗邻溱头...
活力惠阳邀你共度国庆中秋,七大... 2025年9月17日,惠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召开“乐享无限·活力惠阳”2025年国庆中秋文旅商贸消...
中秋节乌鲁木齐当地团16日游参... 中秋节去乌鲁木齐参团旅游,选16日游经典路线准没错!不仅能深度领略北疆风光,还能避开不少坑,我这次就...
“老家河南”何以跻身全国第一方... 中新网郑州9月17日电 (记者 刘鹏)“从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到华夏古都、中国功夫、殷墟甲骨文...
抢抓全民自驾新机遇,盘锦聚力打... 金秋启程,车轮载梦。9月17日,“2025环渤海自驾欢乐GO暨京津冀百车周游盘锦季”首发仪式在活力四...
邀客畅游 成都发国庆中秋双节“... 中新网成都9月17日电 (祝欢)“省、市、区三级政府联动多家主流电商平台,发放8500万元消费券,来...
原创 时... 据 CBS News 报道,德温顿金鼹鼠是一种南非特有且圆润可爱的鼹鼠,几乎没有视力,大部分一生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