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云南,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更是文明对话、情感相连的温暖窗口。许多远道而来的友人,在这里的烟火人情与多彩文化中,找到了“家”的归属。
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开幕之际,云南网特别策划【“南”得一见】系列报道,采访了多位来自“全球南方”国家、长期生活在云南的外国友人。透过“好吃”的风味探索、“好在”的生活体验、“好玩”的文化相遇,讲述他们与云南的深厚联结。
这些跨越山海的故事,不仅关乎美食、风景与记忆,更是南南合作框架下民心相通的生动写照。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说的是云南,“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说的也是云南。在云南,好在,是一种沁入生活肌理的温柔。
云南山好水好风景好,四季都有美景,天天都在过节。云南之好,好在气候,好在民俗,更好在一种让人舍不得的生活。
“这边的气候特别好,朋友也很热情。”2016年,来自缅甸果敢的李爱清到西双版纳过泼水节,期间受哈尼族朋友邀请又体验了热闹的打秋节,一趟行程下来,李世清玩得不亦乐乎。后来,李世清被云南的普洱茶深深吸引,于是决心留在西双版纳勐海潜心学习普洱茶知识,做起了普洱茶生意。
“因为茶我结交了很多傣族、哈尼族的朋友,体验了很多民俗和节庆,也吃了很多当地美食。”与茶相伴的日子,李世清的生活悠然、惬意。“平时我就喝喝茶,逛逛茶山,有时候也和当地茶农学习做茶的工艺。”经过9年时间的学习,李世清从茶叶“萌新”变成行家里手。如今,她不仅掌握了品茶、制茶、拼配等茶叶相关知识,还结合当下流行的营销方式,通过给主播供货,打开茶叶销路。
无独有偶,同在2016年,来自缅甸克钦邦的吉苗奥因为求学来到怒江。热情好客的怒江人民,让初到云南的他松了一大口气。宜人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更是让他爱上怒江,并在毕业后留在了泸水工作。
作为一名资深的“吃货”,吉苗奥被云南的美食彻底“俘获”。他直言:“云南的早餐非常丰富,以前我们一日三餐都是米饭,现在我已经成为深度的米线、饵丝爱好者。”这份对云南美食的喜爱,还让他萌生了分享的念头:“如果缅甸的朋友来,我要带他们去体验怒江的手抓饭、漆油鸡等特色美食,让他们感受一下云南人民的热情好客。”
在怒江的这些年,吉苗奥去了很多怒江的景点,怒江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也让他留下深刻印象。“怒江人民喜欢用唱歌、跳舞来表达他们的开心和热情,一开始我还不习惯,现在已经完全融入其中了。”吉苗奥说。
九年时光的沉淀,吉苗奥的中文突飞猛进。采访最后,他用流利的中文向世界各地的朋友发出邀请:“彩云之南,四季如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有一种向往去怒江,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来感受一下彩云之南的魅力,也欢迎大家来我工作的地方——怒江走走看看。”
一种生活,万般风情。如今,越来越多来自“全球南方”国家的朋友,在云南的烟火日常里寻得了别样的温暖。晨起日落,他们在云南的土地上找到了归属感,也真切体会到“云南好在”的惬意与安心。
资料:怒江州委宣传部 怒江州融媒体中心 罗姝婷 强伟 勐海县融媒体中心
策划:曹璐 包涛 李赟静
记者:杨吉娟 陈卓 赵家琦 陈柏宇 期俊军 张成 刘馨玙
视频:段孝钊 娄新月 杨照峰 刘桐 实习生 许琴 桑语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