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岛晨光录
东方既白,海天之际便渐渐泛起鱼肚色。厦门这座城,向来是惯于早起的。它不似北地那般粗粝,也不似南国那般黏腻,偏是温吞地卧在东海之滨,任那潮水日日冲刷着它的筋骨。
我向来以为,看日出须得寻个僻静处,避开那熙攘的人群。然而厦门人却不然,他们竟将这等清雅事,也做得热闹非凡。大抵是海滨居民的脾性,总要将自然之景,与人世之乐,搅和在一处。
一、黄厝观日
黄厝海滩上的礁石,黑黢黢地蹲在那里,像是被夜浸透了的兽。天光未明时,便有三五成群的\"追光客\"逡巡其间。他们支起三脚架,活似一群伺机而动的夜鹭。
待到东方既白,那光便从海平线上渗出来,先是羞怯地染红一线,继而便泼辣起来,将整片海域都镀了金。浪头拍在玄武岩上,碎成万千金箔。此时若往\"不在书店\"去,要一杯苦水,对着大海啜饮,倒也别有风味。
二、岩上晨眺
鼓浪屿的日光岩,向来是文人墨客的雅集之所。如今却成了游客争抢的\"机位\"。天尚未明,便有人攀上那九十二米的高处,支起长枪短炮,活似要打仗一般。
待日头跃出,先照见老城区的红瓦,次第点亮鹭江道的玻璃幕墙,最后才轮到海面泛起粼光。这般景致,倒也应了\"欲穷千里目\"的古诗。只是那\"更上一层楼\"的,如今都挤在观景台上,互相推搡着取景。
三、湾桥光影
五缘湾的跨海大桥,白日里不过是钢筋铁骨的死物。偏是晨光熹微时,竟显出几分灵动来。桥上的灯还未熄,日头却已探头,两下里交相辉映,将海水染成金红。
时有白鹭掠过水面,翅膀尖儿沾了光,便成了金翅鸟。湿地里的红树也醒了,在晨风里簌簌地抖着叶子。这般景致,倒教人疑心是入了画。
四、渔港晨曲
何厝避风坞里,渔船早已蠢蠢欲动。渔人们不似游客那般聒噪,只沉默地解缆、启航。桅杆的线条割裂晨空,在金色海面上投下细长的影。
这般景象,在厦门已不多见。城市扩张的巨口,早将许多渔村吞入腹中。偏是这一处,还倔强地保留着旧时模样。岸上的观音山商务区玻璃幕墙闪闪发亮,与渔船的斑驳形成古怪的和谐。
五、沙岸朝晖
观音山沙滩上,年轻人早已支起帐篷。他们彻夜不眠,就为等这一刻。日头跃出海面时,沙滩上便响起欢呼声,混着浪涛,竟有几分节庆的气氛。
滑板少年在沙滩上划出弧线,晨跑者的身影被拉得老长。这般活力,倒教人忘却了这是清晨。赶海人弯着腰,在退潮的沙滩上寻觅蛤蜊的踪迹,活似一群觅食的鹭鸟。
六、云顶佛光
攀云顶岩须得趁夜。山路崎岖,时有夜枭怪叫。待到登顶,东方才微露曙光。此处视野极佳,可望见金门列岛的轮廓浮在海面上。
若逢云海翻腾,日光穿透云层,便会在云幕上投下观者的影子,四周环绕七彩光晕,这便是所谓的\"佛光\"。古人见此,必以为神迹。今人见了,却只顾着按快门。
晨光琐记
看日出这等事,原不必太过刻意。厦门人深谙此理,故而能在观日之余,不忘啜咖啡、赶海、晨跑。他们将自然之景,融入市井生活,倒也别具一格。
海边的晨风带着咸味,日头渐渐高了,将夜的寒气驱散。新的一天开始了,厦门人又开始了他们忙碌而从容的生活。这般光景,或许正是这座海滨城市最动人的晨曲。
愿诸君都能在鹭岛的晨光中,寻得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