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记》
岭南的冬日向来是暖的,连风也带着三分倦意。我坐在茶楼里,看窗外行人匆匆,忽想起前些时日在佛山三水区的见闻,不禁搁下茶盏,提笔记之。
广东这方水土,向来是富庶的。广州、深圳自不必说,便是那佛山,也早已跻身\"万亿俱乐部\"之列。世人皆知佛山有五区:禅城居中,南海、顺德如双翼,三水、高明则似两粒明珠,偏安一隅。其中尤以三水最是耐人寻味。
三水脉纵横,西江、北江、绥江在此交汇,故而得名。此地矿产丰饶,银砂金粒深藏地底;制造业根基深厚,电子零件、饮料食品之盛,竟博得\"中国饮料之都\"的雅号。更不必说胥江祖庙的飞檐斗拱,古锅耳屋群的青砖黛瓦,森林公园的苍翠欲滴,南丹山的云雾缭绕,处处皆可入画。
然而世人多趋炎附势。禅城车水马龙,南海商贾云集,顺德食客如织,唯独这三水区,虽怀抱珍宝,却门庭冷落。游人至佛山,十之八九过其门而不入,岂非咄咄怪事?细究其因,不过是地处偏远,经济稍逊罢了。但见那街巷间老榕垂须,江畔渔火明灭,倒也别有一番清幽滋味。
我曾在三水遇见一位白发老翁,他指着江心沙洲道:\"三十年前,这里尚是荒滩。\"言罢又指远处新建的厂房:\"你看,如今已大不相同。\"话音未落,一艘货轮鸣笛而过,惊起白鹭数行。
诚然,佛山既已位列新一线城市,三水作为其羽翼,岂能长久寂寥?他日轨道交通贯通,游人自会识得此间妙处。那些深藏地下的矿藏,静卧山间的古迹,终将等来赏识之人。
今撰此文,非为鼓吹,实是怜其明珠蒙尘。愿三水能守得住这方水土的灵秀,待到他年腾飞时,仍保有今日之从容。岭南春早,愿诸君得闲时,不妨去三水走走,看江水如何汇流,听老榕诉说光阴的故事。
[1]胥江祖庙:始建于南宋,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以精美砖雕、石雕著称
[2]锅耳屋:岭南传统民居,因山墙状似锅耳得名,三水区保存有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
[3]三水区位优势:地处珠三角腹地,距广州白云机场40公里,正在建设的广佛环线将进一步提升其交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