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天地间自有大山大川,而山之所以为山,不独在高,也在于它承载的文化与信仰。若要谈起泰山,大概无人会露出茫然的神色。它那“东岳”之名,早已深入骨髓,流传千年;它那“独尊五岳”的声名,更是使无数人心生敬畏。
泰山,横亘于山东中部,像一条巨龙静卧在泰安、济南与淄博之间。游客若要探访这座神山,多半会以泰安市为起点,循序渐进,登临圣境。我与友人不久前也曾一试,怀着敬仰与好奇,踏上了这条古人无数次走过的道路。
朋友是初次造访,他心中的泰山,应当高不可攀,云雾缭绕,直逼苍穹。然而,亲眼望见玉皇顶,得知其海拔仅一千五百余米时,他不免讶然。但山之伟大,岂能只以高度衡量?泰山之所以泰山,在于它自古便与帝王、百姓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成为人们心中不可替代的象征。
自秦皇以来,历朝历代帝王皆将此山视作通天之地。十三代帝王亲自登临,二十四代君主又遣官祭祀七十二次。如此盛事,岂非昭示其地位之崇?“泰山安,四海皆安”,不只是口头的传言,更是民心的寄托。连泰安市之名,也由此而来。
走在泰山山道上,眼前并非只有自然的嶙峋与险峻。那二十余处古建筑群,宏大而精巧,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那两千二百多处石刻碑碣,笔迹或遒劲,或婉转,都是前人留下的印记。文与山相互交织,使泰山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人文圣地。难怪它能名列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成为众人心目中的必游之地。
然而,登泰山并非闲庭信步。虽说高度不算惊人,但一步一步攀登起来,却也让人汗流浃背、气喘如牛。可当你终于立于山巅,极目远眺,群峰在下,胸中自会涌起一股豪情,仿佛能与古代帝王的雄心相通。那一刻,苦累尽消,唯余畅快。
泰山还有许多被人追捧的所在,比如那块镌刻“独尊五岳”的石碑,长久以来吸引着游客驻足留影。每到旺季,人潮拥挤,皆为一张照片,一段记忆。因为对许多中国人而言,若能登上一回泰山,仿佛人生才算圆满。
更有日出奇观,为世人所称道。多少人连夜攀登,只为在晨曦乍现时,看见那一抹光辉冲破黑暗。纵使天公不作美,未能见到旭日东升,那夜的跋涉也会成为一生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因此,泰山之伟,不在它的高,而在它所承载的意义。它是中华文化的缩影,是信仰与坚毅的象征。哪怕它不若喜马拉雅那般高耸入云,却依然在中国人心中分量千钧。
愿每一位登上泰山的人,都能在艰辛中收获力量,在远眺中找到胸怀。也愿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道路,虽曲折险峻,却能如登泰山般,一步步走向光明的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