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峨眉山陪爬存在“擦边”嫌疑的相关信息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网友对事件的点评。
在多段视频中,峨眉山陪爬队员在服务女游客时,采用公主抱、抗肩上或者背在背上的动作,不少网友评论,称肢体接触太多,引发网友“擦边”的质疑。
△峨眉山陪爬背起女游客。
陪爬是否涉嫌“有偿陪侍”?有无法律风险?9月2日,潇湘晨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双千计划”法学专家、芙蓉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平凡。
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的陪侍服务因涉嫌性暗示或变相性交易,被《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14条明确禁止,其核心在于可能诱发性交易或扰乱社会秩序。现有法律未禁止登山辅助服务,“陪爬”本质是为游客提供体力支持、路线引导等正当服务,法律未对“肢体辅助”本身设限。
陪爬的肢体接触(如背、扶)应以保障登山安全为前提,例如协助游客通过陡峭路段,属于必要的辅助行为;若通过捏腿、搂腰等动作传递性暗示,或明示“亲密服务”可额外收费,则可能被认定为“变相陪侍”,需承担法律责任。
当前“陪爬”业态尚处于法律灰色地带,其合法性取决于服务内容是否超越安全辅助边界及是否存在营利性诱导。行业应主动自律,避免重蹈“有偿陪侍”由灰转黑的覆辙;监管部门需动态评估,及时通过司法解释或地方立法厘清行为性质。
陈平凡建议,建议陪爬队员与游客之间可订立服务协议,约定好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保障双方权益,避免陷入纠纷。
潇湘晨报此前报道:
9月2日,潇湘晨报记者联系到了发布该视频的峨眉山陪爬总领队杨先生。其表示,陪爬团队提供“绿色”陪爬服务,主要任务是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教游客如何正确应对野生猕猴也是他们的工作内容之一。
杨先生表示,峨眉山的路途比较长,而且路上有一些未知的风险,比如说猴子、虫蛇之类。另外,峨眉山的天气也比较多变,每个路段的气温不一样,游客如果没有准备厚衣服,可能会容易失温,这些情况陪爬都会考虑进来,提供相应的服务。
△峨眉山陪爬为女游客捏脚。
至于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盛传的“擦边”的说法 ,杨先生称,有媒体记者提到“擦边”的话题,他回答称,团队提供的是“绿色陪爬”,这一说法被媒体引用。
杨先生称,作为陪爬团队领队,男女老少游客他们都接,其中小孩带得多一点,女性游客也有。“小孩身体轻,我们有时候会背一下。”
△峨眉山陪爬。
在杨先生发布的视频中,有抱、抗、背女游客的内容,对此,杨先生表示,爬一趟峨眉山要十多个小时,“我抱十多个小时吗?”
另据九派新闻消息,杨先生的峨眉山陪爬团队成立近一年,成员平均年龄28岁,陪爬费用在598到798元不等。峨眉山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陪爬不是景区的服务,是私人行为,“至于‘是否擦边’的这个问题,我们会向上面反映。”
潇湘晨报记者曾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