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山里露营,天快黑了才发现带的食材没几样像样的,冰箱里就剩半根腊肠、两个土豆和一把蔫了吧唧的青椒。当时心里直犯嘀咕,这玩意儿能做出啥好吃的?结果你别说,最后那锅焖饭香得差点把隔壁帐篷的人招来。
房车做饭啊,最讲究的就是就地取材和随机应变。空间就那么点儿,煤气罐也不能带太大的,调料更是得精简再精简。我一般就带瓶生抽、一小罐盐和胡椒粉,顶多再加瓶老干妈,足够应付大多数情况了。真不够味了,当地菜市场转一圈,保准能找着救急的东西。
说到那锅腊肠焖饭,其实特简单。土豆切大块,腊肠切片,青椒随便掰成块。米淘好加水,比平时家里做饭少放一点水,然后把这些东西一股脑铺在上面,滴几滴生抽,开火焖就行。关键是火候得掌握好,房车的灶火力一般不大,得耐心等。快熟的时候开盖翻一下,那香味立马就出来了。我记得那次饭做好时,山里的晚霞正好照进车窗,就着这风景吃饭,比啥山珍海味都香。
对了,锡纸这东西一定要多带点,简直是房车做饭神器。把土豆、胡萝卜、洋葱这些耐放的蔬菜切厚片,扔点橄榄油、盐和胡椒粉拌匀,用锡纸一包,直接放在煤气灶的小锅里烤,十来分钟就好。烤出来的蔬菜带着点焦香,土豆面面的,比炒的好吃多了。上次我还在老乡那买了几个小红薯,用锡纸包着埋在炭火灰烬里,等玩够了回来扒开,外皮焦黑焦黑的,里面甜得流蜜,比烤箱烤的有灵魂多了。
说实话,保温杯焖饭这招我也是偶然发现的。有次早上懒得动火,就把淘好的米加开水倒进保温杯,拧紧盖子放那儿。等开车到下一个景点,打开盖子米就熟了,拌点咸菜就是一顿早饭,还不占灶火。不过水量得自己摸索,我第一次就焖得有点夹生,第二次水放多了又有点烂。
野外做饭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准备太复杂。之前见过有人带了一堆调料,光瓶子就占了小半收纳箱,结果用了没几次全带回城了。其实新鲜食材才是王道,路过乡下小镇的时候,多问问当地农户,买点他们自己种的蔬菜、养的鸡鸭,根本不用复杂调料就好吃得不行。我上次买了老乡家的土鸡蛋,炒出来那颜色黄澄澄的,光闻着味就咽口水。
安全问题可得多说两句。有次做完饭着急收拾桌子,煤气罐阀门没拧紧,半夜就被煤气味呛醒了,吓得我一激灵。从那以后,每次做完饭都得检查三遍阀门,睡前还特意闻闻有没有怪味。用火的时候也得注意,周围别放易燃的东西,特别是风大的时候,火苗容易窜,得有人盯着才行。
食材保鲜也是个大学问。夏天天热,肉之类的得用密封袋分好份,底下垫上蓝冰,保温箱盖紧了能撑个两三天。实在担心坏了,就早点吃掉。蔬菜别洗太干净带,带泥放着反而不容易坏。我一般会把土豆、胡萝卜这种耐放的放外面,绿叶菜用湿纸巾包着塞冰箱,能多撑两天。
对了,露营做饭最有意思的就是即兴发挥。有次盐用完了,情急之下用酱油代替,结果炖的土豆反而更鲜了。还有次忘带筷子,就用树枝削了两根,虽然有点刮嘴,但吃着别有一番风味。你别说,有时候条件越简陋,做出来的饭越香,可能是因为在外面玩了一天,胃口特别好吧。
晚上围着小桌子吃饭,看着满天星星,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响,这种感觉在城里是永远体会不到的。其实房车露营做饭哪需要那么多技巧,食材简单点反而更能吃出本味。关键是那份心境,还有愿意动手尝试的热情。
你们露营的时候有没有啥简单又好吃的做法?或者闹过什么做饭笑话?评论区聊聊,下次我也试试你们的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