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买不起,而是垃圾桶里翻出来的东西更显“性价比”!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很多人会认为只有乞丐或者流浪的小动物才会去翻垃圾桶。但事实却出人意料,在某些国家,垃圾桶里真的能找到不少让人惊喜的“宝贝”,甚至足够满足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更令人震惊的是,一对身价高达140亿的中国夫妇竟然也被这种“宝藏垃圾桶”吸引,亲自体验了一把,他们的收获令人咋舌。
在如今的网络语境中,大家对“薅羊毛”这个词并不陌生,意思就是以很少甚至零花费获得物超所值的东西。这样的好事任谁都不愿错过,所以每逢商家搞类似活动,场面总是被挤得水泄不通。最近,一对生活在挪威的中国旅游博主夫妇火遍网络,不是因为穷困潦倒,而是因为他们选择了在垃圾桶里找食物。起初,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是:他们是不是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但真相却完全相反,这对夫妇不仅家产丰厚,还经常以旅游博主的身份在全球各地拍摄风土人情和物价差异。没想到这次在挪威,他们却通过垃圾桶发现了物价背后的另一面。
众所周知,挪威的物价之高令人咋舌。大豪夫妇在日常购物中常常直呼“肉疼”:一根普通热狗要价百元以上,一份简单的沙拉高达两百多元,就连一根黄瓜也要四十元,辣椒一小包三十元。看着像黄金一样定价的蔬菜,他们甚至打趣说要不要从国内批发蔬菜运来贩卖。在朋友面前诉苦时,他们得知了一个另类的“0元购”渠道——去垃圾桶里淘“宝贝”。虽然听起来不太体面,但对于大豪夫妇来说,不花钱的机会怎么可能错过?于是他们决定跟随朋友体验一次特别的寻宝之旅。
垃圾桶寻宝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进行,需要提前摸清地形,最好锁定大型商超。挪威虽然人口稀少,但超市数量并不少,尤其是生鲜、面包类商品严格限定保质期。一旦临期未售出,超市不会降价处理,而是直接丢弃。于是,这些看似被抛弃的食物,便成为寻宝者的意外收获。
午夜十二点,大豪夫妇与朋友带上购物袋和一次性手套,悄悄出发。他们所在的小镇人口稀少,却有三家大型超市,理论上收获应该不少。然而第一个垃圾桶让他们略感失望,显然有人抢先“下手”。继续前行,他们在第二个超市垃圾桶里挑到一些水果和蔬菜,虽然不算太多,但已经能看到价值。最大的惊喜出现在第三个垃圾桶——那是镇上最大的一家超市。垃圾桶里堆满了各类完好包装的水果和食物,场面让他们一度忘记形象,直接动手开捡。
大豪的妻子运气极佳,竟捡到两颗完好新鲜的牛油果,而在超市里这两颗要价高达四十元。接着,他们又收获了葡萄、红辣椒、香蕉、桃子等水果蔬菜,几乎都和新货无异。更让他们意外的是,还找到一块仅过期一天的肉类。按中国人节俭的习惯,这样的食材自然不会轻易丢掉。除此之外,他们还捡到了大量包装完整的面包,离过期还有三四天,口感没有任何问题。两大袋战利品堆在眼前,他们估算了一下,价值竟高达两千多元——这不是妥妥的“零成本采购”吗?
他们边笑边吐槽挪威的浪费,朋友则解释,这在当地非常普遍。据统计,挪威每年丢弃的面包超过一亿条,而全国人口还不足五百万。这种对食物的浪费在中国人看来不可思议,但在当地人眼里却稀松平常。毕竟挪威人均工资水平极高,最低时薪折合人民币约130元,他们完全能够承受高物价,自然不会为了几块面包或蔬菜去翻垃圾桶。
相比之下,大豪夫妇则体会到了另一种乐趣。作为旅游博主,他们用这一经历告诉观众:不同国家的消费习惯和价值观差别巨大。虽然他们身价上百亿,但在垃圾桶前仍然兴奋如孩童。这不仅仅是节俭的表现,更折射出他们对生活的一种新鲜体验。
如果换作是你,来到物价高昂的挪威,会不会也尝试在垃圾桶里寻宝呢?
信息来源:网络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