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北部,流溪河上,一场“烟”与“渚”的诗意邂逅,正悄然改写一座城市与自然的关系。8月30日,“流溪烟渚”正式授牌为新羊城八景,这不仅是一次地理标识的更新,更是一种发展哲学的宣言——在粤港澳大湾区澎湃的经济浪潮中,生态价值正被发现与书写。
从化,作为广州的“生态后院”,曾被简单理解为“屏障”或“水源地”。此次以其核心景观集群跻身千年传承的“羊城八景”体系,标志着其角色从“被动守护”转向“主动赋能”。从此,从化不再是城市发展的背景板,而是前沿与主场。这背后,是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实践的时代性跨越,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湾区腹地的生动注脚。
其名“流溪烟渚”,本身便是一幅充满东方美学智慧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画卷。“流溪”是血脉,是自宋代龟咀古渡延续至今的生态廊道与文明摇篮;“烟”是气息,是水体与森林共同作用形成的独特微气候与生态屏障;“渚”是节点,是生命栖息地与人类活动的交汇点。三者合一,勾勒出一个活态的、呼吸着的生态系统,而非静止的风景明信片。这超越了传统“八景”大多聚焦视觉奇观的范式,创新性地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文化价值一同纳入评价体系,体现了新时代的审美进化。
更为深远的是,“流溪烟渚”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一种稀缺的“绿洲型”发展样板。在大湾区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宏大叙事中,从化及其流溪河流域锚定生态,深耕“路在景中延,人在画中游”的慢行系统,将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从都国际论坛、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等高端要素与森林、温泉、荔枝林巧妙镶嵌。这并非回避发展,而是以更高维度的“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路径。它证明,顶级竞争力不仅可以来自摩天大楼和数字流量,同样可以源于一片森林的负氧离子含量和一条河流的生物多样性。
一脉流溪,映照未来。当“流溪烟渚”的薄雾升起,它照见的不仅是岭南山水的灵秀,更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强调生命质感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湾区愿景。
文、图|记者 马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