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片选自网络)
在芜湖河运技校住了两天,钱之玉夫妇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虽然职工宿舍比较简陋,但和当时在农村比,已经好了很多。因乘船不太方便,结果改乘火车去了上海。
一下火车,就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手上拿着一张刚买的上海地图,根本摸不清方向。广场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火车站楼顶上有一块巨大的“傻子瓜子”广告牌,璀璨夺目。
那时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叫“黄牛”。一下火车,还没摸清方向,一个热心的阿姨就迎上来,跟前跟后,给我们推荐了一家便宜的旅馆,收取40元定金之后,把我们推上了一辆拥公交车。车上挤满了人,前胸贴后背,站了几十分钟后,一路颠簸,下车已是终点站。所谓的旅馆,就是市郊的一间破旧的民房,放几张床而已。想反悔可以,订金是不退的。
上海的“新婚之夜”,并没有让我们感觉到温馨,小房间只有一张单人床,被子潮呼呼的很单薄。第一次来大上海,让我们尝到了“土老冒”的滋味。
其实,这次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结婚”,事先也没有规划路线,匆匆忙忙,走到哪里算哪里。转来转去,南京路也没找着,只到了淮海路,笑笑买了一件羊毛衫,粉红色的。当时图便宜,也没试,回家后根本不能穿,结果卖给同村比她高一头的腊梅,她穿正合身。
在小旅馆只住了一夜半。“半夜”是因为凌晨2点就起来了,赶往火车站,乘车回家。收拾行李时,在小旅馆的抽屉里,发现两小包榨菜,可能是之前客人留下的。第一次见到这玩意,打开尝尝,觉得特别鲜美。
临走时,外面下着雨,笑笑气不过,把半盆洗脸水倒在小旅馆的被子上,说这样老板就要洗被子了,干净点。
(此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杨小青,曾用笔名 心已远游,安徽省南陵县何湾镇合村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戈壁与城市的对话》(三人合集),单集《受潮的琴弦》,随笔集《一抹炊烟蓝》等。
歌曲《水龙山之歌》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