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内蒙古新闻8月21日电 题:乌兰哈达火山景区“内外兼修”:生态与旅游协同发展
作者 张林虎 陈早红
近日,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景区围绕游客体验升级与景区管理规范化,推出了一系列综合改进措施,着力构建高效、便捷、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同步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生态效益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
景区引入弹力桩隔离带系统,引导车辆有序通行
优化交通调度,保障游客畅行
面对大客流及车辆通行缓慢等问题,景区重点对观光接驳车(景交车)运营体系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增加运力、优化行车路线、实施智能调度,景交车运转效率和载客能力显著提高,游客候车时间大幅缩短,实现了客流的高效有序疏运,让游客的出行更加顺畅。
引入专业设备,筑牢安全防线
为保障内部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景区新配置了专业清障车辆。一旦出现车辆故障或突发情况,清障车可快速响应、清除路障,大幅提升道路突发事件处置效率,为游客安全游览提供坚实保障,让游客在欣赏美景时无后顾之忧。
创新隔离设计,兼顾秩序生态
在景区关键区域,创新引入的弹力桩隔离带系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该系统采用柔性物理隔离方式,引导车辆有序通行,有效防范车辆逆行或驶入保护区域。这一设计既规范了行车秩序,又减少了对脆弱生态的人为干扰。系统兼具灵活性和安全性,必要时可快速开辟应急通道,为应对突发情况提供了便利。
实时动态调控,科学平衡客流
依托大数据平台,景区建立了基于实时客流数据的车辆入园动态调控机制。通过实时监测各区域客流和车辆密度,景区能够及时采取分流、限流等措施,科学控制景区内部车辆数量。这一举措不仅优化了游客体验、避免了拥堵和等待,还有效降低了环境承载压力,实现了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
游客在乌兰哈达火山景区穿宇航服打卡。
倡导文明游览,守护自然遗产
在提升管理服务的同时,景区积极倡导文明旅游,呼吁游客遵守游览规范,爱护环境,不攀爬火山、不乱扔垃圾,共同维护“天然火山博物馆”的原始风貌和生态环境,助力这份珍贵自然遗产长久保存。
据悉,此次全面提升是乌兰哈达火山景区推进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一步。景区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持续探索优化旅游服务的新路径,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体验,充分展现火山地质景观的独特魅力与保护价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