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铜鼓县试营业的带水清溪谷乐园,以其独特的亲子“窝囊漂”概念,在30天内创下百万营收,带动周边消费规模突破200万元,以“非典型”漂流业态成为铜鼓县招商引资项目快速落地见效的典范案例。
政企联动创“铜鼓速度”
“带水清溪谷乐园”项目是铜鼓县4月份新签约项目,项目总投资1亿元,一期建设到试营业仅用3个月,试营业首月即突破百万营收,成为铜鼓县夏日经济的现象级项目。速度与效益的背后,是铜鼓县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单位的全程护航,该项目从签约到试营业实施“三同步”工作法:审批同步走、建设同步推、宣传同步做,引资单位带溪乡政府全程陪跑,县商务局、文旅局等单位靠前服务,投资公司提前规划抢抓工期,提前启动线上宣传和开业优惠活动,使得项目开园即爆园,试营业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超800人次,周末接待游客达2000余人次,首月营收突破百万。
去差异化的“流量密码”
如何破解夏季漂流同质化难题?区别于险峻湍急的传统漂流,这里约40厘米的水深和1.5公里的平缓水道,天然形成了一条可“躺平”式体验的惬意漂流道,搭配桨板、水上乐园等戏水区设施,还开发了树屋凉台和林中休憩区,形成独特的“亲子慢生活”体验。“上午漂流下午戏水游玩,孩子玩得不肯走。”来自南昌的游客李女士道出项目火爆的秘诀,数据显示,家庭客群占比达80%,外来游客占比达40%,差异化定位成效显著。
流量变现的“1+N”经济链
带水清溪谷乐园项目,构建了“文旅项目+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就业带动,直接吸纳30余名当地村民就业,这部分人员占员工总数50%,高峰期临时用工日均超10人,预计年增收30万元;更促进了消费,目前周边民宿入住率翻番,农家乐营业额同比增长50%,景区特色农产品展销专区的笋竹、茶叶、蜂蜜、小吃等土特产,销量激增,小山村陡然变成了火爆的“漂流经济圈”。铜鼓县作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此项目成为“两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全域旅游的“夏日方程式”
带水清溪谷乐园项目纳入“清凉铜鼓”营销体系,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实现曝光量超百万次,与周边天柱峰景区、汤里文化旅游度假区、秋收起义沉浸式体验中心实现梦幻联动。游客体验完水上项目后可前往桃园汤里享受温泉疗愈,第二天登临天柱峰领略丹霞奇观,继续探访秋收起义红色景点,形成精品旅游闭环,打造了一条避暑清凉的网红游玩路线,将游客停留时间由半天延长至一天半,成为铜鼓全域旅游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新增长点。
铜鼓县商务局将总结推广“快速签约-高效落地-产业带动”的经验模式,加快推进二期森林拓展项目建设,力争三年内打造成赣西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溪谷乐园,同时推动“一项目带全域”的发展格局,为铜鼓县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铜鼓县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