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西走廊东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旅游资源更是丰富,这里不仅有祁连山的山水美景,更少不了草原的独特体验。
作为祁连山东段的核心高山草原,位于县城西北38公里处的抓喜秀龙草原,凭借独特的生态、文化和隐秘性,成为甘青环线中与众不同的存在。
与其他知名草原(如呼伦贝尔、那拉提、祁连山草原)相比,抓喜秀龙的魅力在于原始野性、藏地秘境与沉浸式牧区体验的完美融合。
抓喜秀龙草原背靠海拔 4447 米的马牙雪山,山顶终年积雪,山脚则是绵延 10 余公里的茵茵草场。
抓喜秀龙草原 “抬头见雪山,低头踩绿毯” 的垂直景观在国内草原中极为罕见,夏季草原上野花遍野,与雪山的银白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尤其适合拍摄风光大片。相比之下,呼伦贝尔等草原以平坦广袤见长,缺乏雪山背景的层次感。
抓喜秀龙草原属于高寒湿润气候,年均气温仅 - 2℃,生长着耐寒的高山细毛羊和被誉为 “祁连雪牡丹” 的天祝白牦牛。草原上还分布着蓝马鸡、猞猁等珍稀动物,以及雪莲、羌活等药用植物,形成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而内蒙古草原多为典型草原,植被以针茅、羊草为主,动物种类相对单一。
抓喜秀龙草原周边有乌鞘岭古长城遗址、马营口沟大营盘古城等历史遗迹,站在乌鞘岭观景台可远眺汉、明长城交汇的奇观,感受 “河西走廊门户” 的千年沧桑。这种 “一脚踩在历史上,一眼望尽自然景” 的体验,是其他草原难以复制的。
每年 6 月底至 7 月初举办的 “六月六” 赛马会是当地最盛大的节庆,骑手们身着藏袍在草原上策马扬鞭,游客可观看速度赛马、马术表演,还能参与藏族歌舞、锅庄舞、华锐民歌等非遗展演。相比之下,内蒙古那达慕大会虽规模更大,但抓喜秀龙的赛马会更贴近藏族牧民的日常生活,烟火气十足。
阿尼嘎卓帐篷城是抓喜秀龙草原上的网红住宿地,123 座装配式帐篷可同时容纳 200 人住宿。在这里,你可以品尝酥油茶、糌粑、藏式土火锅,夜晚围坐在篝火旁听牧民讲述雪山传说,仰望银河横跨天际的震撼景象。这种 “游牧 + 现代” 的住宿体验,比传统蒙古包更具设计感和舒适度。
抓喜秀龙草原的最佳旅行时间是6-8 月,这是草原最美的季节,平均气温 18-20℃,适合避暑。6 月底的赛马会是年度高潮,可提前预订住宿。9 月的秋景绚烂,草原逐渐泛黄,马牙雪山开始积雪,适合摄影爱好者。
抓喜秀龙草原行程规划建议:
一日游:兰州 / 武威出发→乌鞘岭观景台(1 小时)→马牙雪山脚下拍照(30 分钟)→阿尼嘎卓帐篷城午餐→草原骑马、民俗体验→返程。
二日游:增加天堂镇蝴蝶滩烧烤、石门沟森林公园徒步,或在南泥沟帐篷营地住一晚,体验星空露营。
抓喜秀龙草原海拔 2878-3425 米,可能出现轻微头痛,建议提前服用红景天,避免剧烈运动。草原上紫外线强烈,需备防晒霜、墨镜;昼夜温差达 15℃以上,即使夏季也要携带冲锋衣。未经允许勿拍摄牧民和宗教场所,转经筒需顺时针转动。
抓喜秀龙草原就像一本立体的 “高原百科全书”,翻开这里,既能读到祁连山的地质史诗,也能触摸到藏族文化的温度,更能体验到游牧生活的诗意。如果你厌倦了常规草原的 “千篇一律”,抓喜秀龙草原绝对能带来耳目一新的旅行记忆。(图片来源:武威文体广电旅游、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天祝文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