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和浩特新城区讨思浩村,一片曾寂寂无闻的土地上,27岁的海归硕士司旭东用三年时间创造了一个商业奇迹:云上露营小镇三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2025年销售额有望突破2000万元,单日最高接待量达5000余人。在2024年“五一”假期短短数日,该营地就创造了15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当全国露营经济经历疫情后的退潮期,这个来自草原的露营品牌却逆势生长,其背后的创新逻辑值得深度解码。
一、场景革命:从草原
到“热带海岛”的空间魔法
踏入云上露营小镇,游客瞬间被精心设计的超现实场景所震撼:
南国风情移植塞北:蓝天映衬下的沙滩、泳池与棕榈树,橘黄色高脚茅草屋与水手救生圈,营造出与内蒙古草原形成极致反差的“热带海岛”。这种大胆的场景移植,精准抓住游客对“异域感”的深层心理需求。
功能分区创造多元体验:营地内云上农场、萌宠乐园、集装箱美式街区、老式皮卡车等打卡点交错分布,2024年新增的网红热带植物园、石榴籽书屋、泰式按摩屋等设施,更构建出沉浸式体验网络。游客既能与动物亲密互动,也能在沙滩游玩,或在帐篷中小憩,满足不同群体的休闲诉求。
这种设计本质上是一种空间叙事创新——通过制造地理认知的“错位感”,将草原的广袂与海岛的浪漫嫁接,创造出社交媒体时代的天然传播素材。当游客在朋友圈发布“在呼和浩特遇见巴厘岛”的照片时,品牌传播便完成了自我增殖。
二、“露营+”生态矩阵:
超越帐篷的复合价值创造
云上露营小镇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打破传统露营的单一模式,构建出多层次消费场景:
主题融合战略:从基础的“露营+美食”“露营+演出”,到深度文化体验的“露营+研学”“露营+文创”,营地形成可弹性扩展的产品矩阵。2023年推出的非遗研学、天文探索、敕勒川美食品鉴等活动,将生态旅游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
场景化空间再造:营地划分为亲子主题小院、团建加油站、个性自建营地等差异化区域。以观景小院为例,通过设置无动力游乐设施和儿童沙滩,解决家庭客群的核心痛点——让孩子持续获得乐趣,延长家庭停留时间3小时以上。
节庆IP化运营:在“金秋双节”期间,营地推出大型中国地图打卡点、红歌快闪、篝火音乐节等限定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制造短期流量高峰,更通过年复一年的重复强化品牌认知,形成类似“天猫双11”的消费心智锚点。
这种模式本质是旅游业态的模块化重组——以帐篷为载体,嵌入文化、教育、餐饮等元素,使露营从住宿功能升级为生活方式解决方案。当竞争对手还在贩卖帐篷空间时,云上已在销售差异化的时间体验。
三、数字化运营系统:
降本增效的隐形引擎
在游客看不见的后台,一套智能化管理系统支撑着庞大客流的高效运转:
押金自治系统:引入小泥人押金管理系统后,游客通过扫码自助完成租赁支付、计时及退款流程,将传统需5-10人的租赁处压缩至1-2人运营,人力成本直降70%。
这套系统构建了数字孪生式运营——物理世界的服务流程被映射到数字系统优化,再反哺实体运营效率。当传统露营地还在手工登记入住时,云上已实现全流程数字化闭环。
四、乡村振兴共同体:
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振
作为扎根革命老区的企业,云上露营小镇构建了独特的利益共享机制:
人才在地化战略:营地雇佣48名周边村民,将农民转化为专业营地管理员,人均年增收4.2万元。这些“本土化团队”既降低管理成本,又增强服务的文化亲和力。
产业辐射效应:通过“露营+产业”模式,带动周边农产品销售、手工作坊复兴,促进区域经济增长5%。讨思浩村的有机蔬菜直供营地烧烤区,形成“田间到餐桌”的闭环链条。
公益内生设计:司旭东团队定期组织环保行动、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累计志愿服务超6000小时。这些行动非成本负担,反而塑造品牌温度——2024年亲子露营客户中,38%因“负责任企业”形象选择复购。
这种模式颠覆了传统旅游项目的孤岛效应,将露营地转化为乡村经济的活性节点。当游客在营地体验泰式按摩时,可能正由参加过企业培训的本地妇女提供服务;当品尝烧烤食材时,舌尖上的滋味串联起周边农田的经济链条。
五、反季节战略突破:
从地理局限到全国棋局面
对内蒙古长达5个月的冬季淡季,云上团队开发出创新业务模型:
冬夏双轨制:冬季将成熟的管理系统和人才输出至南方营地,提供专业培训服务。2024年冬季,团队为海南3个露营地改造运营体系,创收超百万,有效平衡本地季节性波动。
低空经济前瞻布局:紧扣呼和浩特“六大产业集群”规划,2025年启动低空旅游项目。计划引入观光无人机与热气球,将二维露营体验升维至三维空间,开辟高端消费场景。
这种布局体现时空套利思维——夏季利用草原凉爽气候吸引南方客群,冬季用积累的运营知识服务温暖地区。当同行在冬季裁员歇业时,云上团队正通过知识输出锻造第二增长曲线。
结 语:
重新定义露营经济的价值维度
云上露营小镇的成功远非“帐篷收费”的简单逻辑,而是一场关于旅游本质的认知重构:
它将露营从住宿功能升维为场景化社交空间,通过“露营+”构建丰富体验层次;
将数字技术从工具转化为效率引擎,重构成本结构与服务流程;
将企业社会责任从公益行为发展为共生型商业模式,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进步的共振。
当司旭东放弃海外写字楼选择家乡荒地时,他种下的不仅是帐篷的桩钉,更是一套新旅游经济的操作系统。在消费升级与乡村振兴的交汇点,云上模式证明:最澎湃的商业创新,往往诞生于最质朴的土地情怀。这片66,666平方米的营地,已然成为观察中国文旅产业进化的微型标本——在这里,草原的风正吹动南海的棕榈树,而帐篷的绳索,紧紧系着未来。
(文中图片均为网络公开图片)
【7240】2025呼伦贝尔北疆音乐节:草原炸裂,万人狂欢点燃北疆之夜!
【 7239
【7238】航旅融合 筑梦和田 2025年和田地区航旅大会举行
【7237】第二十二届中国(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文化旅游季暨济南(大明湖)·滕州(红荷湿地)双城联动赏荷季盛大开幕!
【7236
【7235
【7234
【7233】“梦创夏韵·奇趣夜”暑期嘉年华8月1日登陆台州梦创园!美食、越剧、机车、展览齐亮相
【7232】20天盛夏狂欢!“欢腾牡丹江·文旅嘉年华”激活避暑胜地消费热浪
【7231
旅图欣赏——图片由黄山徽州大灵山旅游度假区提供
旅图欣赏--图片均由重庆开州盛山植物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