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欧洲坐火车是“穷游”,但在欧洲混过的都懂,火车才是地表最强交通神器。
飞机?那是给赶着打卡发朋友圈的游客准备的。
真正的玩家,早就在火车上跷着二郎腿看风景了。
为啥火车能碾压飞机?算笔账就明白:伦敦飞巴黎,看似1小时搞定对吧?
但你要提前2小时到机场,下飞机后从戴高乐机场进城又要1小时。加起来4小时打底。
而坐欧洲之星呢?2小时15分钟直达市中心,上车前30分钟到站都来得及,座位宽敞还能充电,连飞机上卖50块的矿泉水都免费送。
但凡数学不是体育老师教的,都知道该选谁。
更别说坐火车还能一路看真人版《国家地理》直播。
下面这几条线,是我给大家精挑细选出来的,我劝大家捂紧钱包再看,真的怕你忍不住当场订票!
瑞士冰川快线:慢到让时间失效的阿尔卑斯穿越
名字叫“快车”,实际是全球最慢特快。300公里路程龟爬8小时,最高时速30公里,比共享单车还慢。
但人家理直气壮:全程穿越91条隧道和291座桥,阿尔卑斯全景在你眼前裸奔,开太快怕你心脏受不了。
车厢天花板全玻璃设计,连山顶积雪有几道皱褶都看得清。
当列车驶过兰德瓦瑟高架桥,六层楼高的拱门贴着悬崖,车厢像过山车般冲进隧道,全车游客集体倒吸凉气摸手机。
建议冬天去,雪墙比车还高的路段,你会怀疑开进了冰箱广告片场。
中途停靠奥伯拉普山口,海拔2033米的观景台伸手能摸到云,站台上卖的热红酒甜到心尖发颤,毕竟零下十度不喝可能冻成冰雕。
去年一对日本老夫妻在车厢写生,画到采尔马特站发现素描本用了半本,乘务员淡定表示:“正常,上次有个画家画完全程用了三本”。
挪威弗洛姆铁路:垂直过山车般的峡湾奇观
坡度18度的魔鬼路段,列车配了五套独立刹车系统,安全规格堪比航天飞机。
但乘客根本顾不上怕,眼睛早被松恩峡湾勾走了。
欧洲最长最深的峡湾像巨斧劈开群山,肖斯瀑布从悬崖直接砸进车窗,水雾糊你一脸清凉。
这条铁路堪称“基建狂魔打脸史”:当年工程师纯粹为运鲱鱼罐头修的货运线,如今成了挪威旅游头牌。
20公里狂跌866米,相当于从云端垂直俯冲到海平面。
中途停靠的Kjosfossen瀑布站,红衣山妖突然在岩石上起舞,别慌,那是旅游局安排的演员。
旺季每天运客6000人,而弗洛姆村常住人口仅350,本地人吐槽:“我们村火车站比菜市场还吵”。
法国TGV巴黎-尼斯线:薰衣草味的南法漂流
从巴黎里昂车站出发,TGV三小时就把你空投到普罗旺斯腹地。
夏天乘坐时,空调风都带着薰衣草香,乘务员推车卖的不是咖啡,是装在纸杯里的普罗旺斯。
途经阿维尼翁,窗外突然切换成梵高画风:金色向日葵田疯狂旋转,紫色薰衣草蔓延到天际线,偶尔闪过戴草帽的农夫像移动的逗号。
接近尼斯时,铁轨与地中海开始暧昧并行。
蔚蓝海岸的游艇白帆点点,岸边穿比基尼的姑娘抹防晒霜的动作都看得清。
对了,如果打算去这趟列车,可以提前抢29欧特价票,比巴黎打车去迪士尼还便宜。
记得选右侧靠窗位,否则可看不到薰衣草田。
奥地利阿尔贝格线:穿越时空的帝国齿轮
坐这趟车像钻进19世纪蒸汽朋克电影。
当列车哐当驶过特里桑纳大桥,铁架桥悬在百米深渊上,远处维斯伯格城堡的尖顶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难怪《茜茜公主》剧组当年在这儿取景。
这条奥地利唯一东西向高山铁路,藏着工程界的百年彩蛋:10公里长的阿尔贝格隧道里,灯光忽明忽暗映出岩壁上的凿痕。
当年工人用炸药和铁镐开山,每前进一米就有一人伤亡。
如今乘客捧着莫扎特巧克力穿过隧道,浑然不觉脚下踩着史诗。
意大利五渔村线:悬崖上的彩虹糖工厂
这条被UNESCO盖戳的世界遗产铁路,本质是沿海岸线发射的彩虹糖炮弹。
20公里串起五个渔村,40分钟车程钻58个隧道,每次出洞都像开盲盒:刚还是马纳罗拉柠檬黄小楼堆叠如乐高,下一秒就到韦尔纳扎教堂红顶撞进碧海。
本地人把这趟车叫“醉汉专列”,不是指乘客,是说列车走位:贴着悬崖甩弯时,行李箱能在过道跳华尔兹。
建议买张五渔村卡,随时下车徒步“爱之路”。
在科尔尼利亚站爬完382级台阶,山顶爷爷卖的柠檬冰沙酸到皱眉,回头望见梯田葡萄园托着翡翠海,瞬间原谅一切。
去年列车停靠里奥马焦雷时,某网红直播赶海被浪卷走鞋,视频点赞破百万,景区顺势推出“网红同款洞洞鞋”。
火车在欧洲不是交通工具,是移动的观景台+流动的咖啡馆+随机社交场。
当你在冰川快线啃着芝士火锅,看夕阳给马特洪峰刷金漆,或在五渔村线帮意大利非裔小哥搬婴儿车收获一袋新鲜柠檬,
这些魔幻时刻,飞机经济舱永远给不了。
(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