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7月16日消息(记者魏文青 实习记者白欣然)7月15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夏凉菌香”2025年夏季云南文旅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发布会聚焦云南夏季凉爽气候与野生菌美食两大特色资源,面向海内外游客发出诚挚邀约,展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多彩魅力,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实习记者 解心妍 摄)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饶祥碧在发布会上介绍,地处中国西南的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让其成为广受青睐的避暑胜地。在中国多地开启“烧烤模式”的盛夏,诚邀游客赴滇避暑旅居,开启清凉一夏之旅;来采菌吃菌,开启寻菌之旅;来过火一把,开启盛夏狂欢之旅。随着“菌香季”的到来,云南旅游热度持续升温。今年1至6月,全省累计接待游客3.71亿人次、同比增长10.8%,实现旅游总收入6584.31亿元、同比增长10.5%。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旅居、夜游、入境游等新业态的拓展以及“文化兴滇”战略的深入实施。
“夏天来云南,一定要在习习凉风中火热一把。”饶祥碧介绍,今年彝族火把节期间,楚雄、大理、红河、昆明、丽江五地将推出系列民族文化活动。火把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展现了彝族的崇火传统,也融合了现代狂欢的表达方式,成为云南夏季旅游的一大亮点。
夏季气候优势是云南文旅的重要“加分项”。云南省气象局副局长罗庆仙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平均气温为21.9℃,比去年同期低0.6℃,为避暑旅居提供了良好条件。当天,昆明民族村最高气温28℃,全省16个州(市)最高气温分布在22℃至31℃之间。同时,云南年平均降水量达1065毫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被誉为“天然超级氧吧”。其中红河州是中国唯一被评定为“天然氧吧州”的地区。
“如果说清凉是云南的肌肤,那么野生菌便是它的灵魂。”罗庆仙的比喻道出了云南“菌香季”的核心吸引力。被誉为“野生菌王国”的云南,拥有丰富的食用菌资源。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孙达锋介绍,云南野生食用菌的适生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首位。当前市场交易品种已超200种,松茸、牛肝菌、松露、鸡油菌等世界四大名菌均在云南有分布。
发布会上,云南省文旅厅通报了《云南省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诚信建设10条措施》的具体内容。该措施将于8月12日正式实施,提出2条鼓励诚信经营的激励机制和8条对失信行为的约束机制,旨在从制度层面加强市场监管,优化旅游环境,保障游客合法权益。云南省导游协会现场发出“诚信旅游我带头”倡议,呼吁导游群体共同守护云南旅游“金字招牌”。
作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县,红河州建水县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分享了试点经验。与此同时,保山、楚雄、红河、昆明、曲靖、玉溪等州市文旅部门也围绕“夏凉菌香”主题进行了推介,南方航空、中国铁路昆明局等企业代表介绍了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服务保障举措。
据介绍,当前“旅居云南”已成为新的旅游发展趋势。今年上半年,全省旅居游客达280.3万人次,同比增长45.4%。云南正在通过清凉的气候、多样的文化、美味的菌香和优化的服务环境,为游客提供“避暑、旅居、康养、美食”四位一体的夏季旅游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