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区:苏州河变身水上运动新地标,全民健身会客厅激活城市活力
上海普陀区依托苏州河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正以“水上运动全民健身会客厅”为抓手,打造集休闲、健身、文旅于一体的城市新名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参与水上运动的新选择,更成为推动全民健身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水域资源赋能,打造全民健身新场景
苏州河普陀段蜿蜒21公里,占中心城区河段总长的50%,其宽阔平缓的水面与两岸绿道、历史建筑交相辉映,为水上运动提供了天然条件。普陀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3年起,区里联合专业机构对苏州河水质、水流、周边设施进行全面评估,规划出多处安全适宜的水上运动区域,并引入皮划艇、桨板、龙舟等多元化项目,满足不同年龄层市民的需求。目前,苏州河中远两湾城段、长风公园段已建成标准化水上运动码头,配备专业救生设备与教练团队,日均接待市民超200人次。
“体育+文旅”融合,激活城市消费新动能
水上运动会客厅不仅是健身场所,更成为普陀区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今年暑期,以“苏河赛艇”为主题的系列赛事吸引千余名选手参与,其中亲子家庭组占比超40%。赛事期间,沿线商业体推出“运动+消费”优惠活动,带动周边餐饮、零售销售额增长15%。与此同时,普陀区联合旅行社开发“苏河水上运动一日游”线路,将赛艇体验、滨河步道骑行与历史建筑导览相结合,成为沪上热门微度假产品。据统计,自会客厅开放以来,苏州河沿线客流量同比增长30%,夜间经济活跃度显著提升。
全民参与共建,彰显城市治理温度
为降低参与门槛,普陀区推出“全民水上运动护照”,市民可通过线上预约免费体验皮划艇基础课程,完成指定项目还可兑换文创礼品。针对青少年群体,区教育局将水上运动纳入暑期社会实践课程,与12所中小学建立合作机制。此外,社区志愿者团队“苏河卫士”定期开展水域清洁行动,保障运动环境安全整洁。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表示:“以前觉得水上运动离生活很远,现在家门口就能体验,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真正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
专家点评:城市空间更新的普陀样本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琳认为,普陀区的实践突破了传统全民健身场馆的单一功能,通过“小切口”推动城市空间更新与功能重塑。“苏州河水上运动会客厅将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与民生价值有机结合,既满足了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又为老工业区转型提供了新思路。”她建议,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城市水上运动品牌。
目前,普陀区正规划建设苏州河水上运动中心二期项目,拟增设电动冲浪板、水上瑜伽等新兴项目,并搭建智慧化管理平台,实现预约、救援、赛事直播等功能一体化。随着“一江一河”战略的深入推进,这条流淌百年的母亲河,正以全新的姿态融入市民生活,成为展示上海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