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罐中翻滚的麦芽汁,正酿造着贵阳“三产融合”战略的实践样本。TripSmith行匠精酿依托自有工厂与自然发酵实验室,酝酿着2025年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卖生活方式”的城市新实践,在烟火气中酿造“爽爽贵阳”新名片。
银白色发酵罐中,贵州山野的木姜子正与啤酒花激烈碰撞,刺梨果浆注入精酿生产线,听装产品包装线高速运转——这是贵阳白云区TripSmith啤酒厂里最寻常的工作场景,也是“爽爽贵阳”舌尖风味最生动的注脚。
贵州行匠酒业有限公司啤酒厂厂长 张自力:我们这边的所有设备均来自国内顶尖厂商,每天可生产6吨产量,易拉罐罐装线日灌装量达五六千罐。这个品牌全国90%的酒都是从酒厂直发的。
随着避暑季的到来,游客们手持“爽爽贵阳”避暑季攻略,按图索骥寻找精酿探馆线。热气腾腾的贵阳鲜汤牛肉粉、香味浓郁的酸汤饭、香辣炭烤牛肉......地道的黔味小吃与“山地风味”精酿在城市的烟火气中交融。TripSmith体育路05文创园集合店,以多元化的消费场景,让背街小巷成为城市文化创造发芽的温床,也为城市文旅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西安游客 曹文君:今天来这条巷子逛,非常惬意和舒服,很有当地特色和风味。
贵州行匠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瀚:啤酒的功能性在于让人放松,因此应该接地气。我们搭配的餐食不局限于西式,可以是比较接地气的烤肉、烤串,甚至牛肉粉,这些都能与啤酒很好地融合。
十二年过去,品牌发展的答案写在了城市更新的地图上——从新印1950到太平路和花溪十字街,TripSmith的8家门店精准落子于城市更新的关键节点,见证着背街小巷的蜕变。刺梨精酿、杨梅精酿开创了“精酿+风物”的新模式;利用贵阳空气中的野生微生物进行自然发酵,让每一口本土精酿都承载着贵阳的山水故事。
贵州行匠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瀚:我们会将麦汁制作完成后,吸引周围菌群参与发酵,随后放到橡木桶里,在自然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静置2至3年,最终形成自然发酵的啤酒。这款啤酒含有贵州本土元素,因为它的酵母源自贵州本地。
精酿酒吧与背街小巷的“双向奔赴”,正悄然重塑着城市公共空间的温度。精酿文化如毛细血管般深入城市肌理,引着无数市民与游客循着酒香而来,在此打卡驻足。酒杯中摇晃的琥珀色液体,不仅盛满了独有的地方风味,更成了贵阳精酿企业们向外展示贵阳“六爽”之魅的鲜活窗口。
贵州行匠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林瀚:我们计划将精酿啤酒与贵州本土元素、原材料、文化及烟火气紧密结合。贵阳还有许多其他精酿酒厂、主理人和酿酒师,各自拥有独特的想法和个性。希望通过精酿这一平台,让它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
记者/于菁菁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