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夏晨翔】在两次冲击IPO未果后,西北文旅龙头企业陕西旅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西旅游)再次向上交所主板递交招股说明书。目前,其IPO进程更新为“已问询”。
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来,受文旅市场复苏影响,陕西旅游的业绩持续向好,但其核心收入来源仍为《长恨歌》演艺和华山西峰索道两大产品,旅游餐饮业务则处于亏损状态。
此外,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其还存在部分募投项目建设缓慢,且与年报中在建工程披露名称不一致的情况。
业绩增速依赖《长恨歌》,
餐饮业务陷亏损
招股书显示,陕西旅游控股股东为陕旅集团,实控人为陕西省国资委,主营业务包含旅游演艺、旅游索道和旅游餐饮三大板块。
其中,旅游演艺业务主要包括《长恨歌》《12·12西安事变》《铁道游击战》等产品;旅游索道业务主要包括华山西峰索道、华威滑道、瓮峪公路等产品;旅游餐饮业务则主要由旗下剧院式餐厅“唐乐宫”负责,除提供餐饮服务外,还打造了旅游演艺节目《大唐女皇》。
2022年至2024年度,受文旅市场复苏影响,陕西旅游业绩持续向好,实现营收分别为2.24亿元、10.71亿元、12.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41.77万元、4.18亿元、5.03亿元。
此外,近两年来,陕西旅游主营业务的毛利率也远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招股书显示,2023年、2024年,其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69.43%、71.13%,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分别为57.1%、56.62%。
陕西旅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对此,陕西旅游解释称,主要是公司冬季版《长恨歌》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对传统淡季收入实现了有力的补充,平衡了公司业绩的季节性波动。故在边际递增效应的作用下,更高的收入增幅使得公司毛利率的增长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记者注意到,《长恨歌》演艺是陕西旅游的核心收入来源之一。2023年及2024年度,该演出分别实现收入5.42亿元、6.81亿元,占旅游演艺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9.92%、92.18%,占主营业务比例分别为50.88%、55.07%。
不过,在招股书中,陕西旅游并未披露冬季版《长恨歌》的营收、成本、演出场次、接待人次及上座率等详细信息。
而在旅游索道业务方面,其毛利率则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2023年、2024年,陕西旅游旅游索道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5.46%、66.14%,黄山旅游、丽江旅游、峨眉山A、九华旅游、三特索道等同行业可比公司索道业务毛利率均值分别为82.37%、82.61%。
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
此外,陕西旅游的旅游餐饮业务表现也不太乐观。
2023年、2024年,其旅游餐饮收入分别为4714.25万元、4215.75万元,作为餐饮业务主要运营主体的唐乐宫,2024年度净利润为亏损1471.95万元。
对于旅游餐饮业务板块的经营情况,陕西旅游在招股书中表示,2024年度,受餐饮行业市场需求低迷影响,公司旅游餐饮业务收入较2023年度略有下滑。
但是,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度,其旅游餐饮业务营收同比增长50.9%,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3.05%,毛利率为0.77%;2024年度,该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0.57%,营业成本同比仅下降1%,毛利率为-9.85%。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毛利率的变动出现较大差异。
《12·12西安事变》售价存疑,
依赖旅行社揽客?
陕西旅游本次IPO,计划投资7个项目,其中包括泰山秀城(二期)、少华山南线索道、太华索道服务中心和游客中心等4个建设类项目,以及收购太华索道股权、瑶光阁股权、少华山旅游索道项目等3个收购类项目,计划使用募集资金15.55亿元。
陕西旅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招股书显示,瑶光阁演艺是演艺节目《12·12西安事变》的运营主体,目前陕西旅游旗下长恨歌演艺持有其51%股权,朗德演艺持有49%股权。
2022年至2024年度,《12·12西安事变》演出实际购票人次分别为6.77万人次/期、92.78万人次/期、72.04万人次/期;演艺收入分别为442.62万元、5809.37万元、5370.42万元。以此计算,该演出价格仅为65.38元/人、62.61元/人、74.55元/人。
但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其演出票价为258—268元/人次。以最低票价258元计算,其收入应为1746.66万元、2.39亿元、1.86亿元,与实际收入相差甚远。
陕西旅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值得一提的是,其官方售票平台显示,该演出为商业演出,老人、军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如需观演,需正常购票。免票对象为1.2米(含)以下或6周岁以下儿童(无座),占座需购票。
虽然陕西旅游备注称,针对旅行社客户,公司在票价基础上根据合同约定给予其一定折扣,但并未进一步说明具体的折扣力度,以及来自旅行社客户的人次及收入占比。
不过,对比收入差异以及相差近200元的人均价格,可以看出,其对旅行社的折扣力度似乎不小。
“其实具体折扣多少都是可以谈的,因为景区内的演艺节目通常都需要旅行社、导游去向游客推介,这其中就得通过门票差价让旅行社获利。还有就是,一场演出如果预订情况不理想,也可能会进一步让利给旅行社去引流,总好过座位空置。不过,折扣力度较大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演艺节目本身知名度或吸引力有限。”一位受访的旅行社负责人分析称。
对比亦能看出,2024年度,更为火爆的《长恨歌》演艺收入为6.81亿元,实际购票人次为249.35万人次/期,以此计算,人均价格约为273.03元,基本在其普通区票价区间内。
募投项目建设缓慢,
在建工程信披不符
在建设类项目方面,记者注意到,2020年12月,陕西旅游首次在上交所申请上市时,其募投项目之一即为少华山南线索道项目,投资总额为3亿元,全部来自募集资金。按照彼时建设计划,项目从设计规划到交付运营建设期约24个月。
相关信息进一步显示,该项目自2018年8月获得立项批复,2022年初获得施工许可证,并于当年2月28日开工建设。
但陕西旅游2024年年报“在建工程”科目显示,该项目期末账面价值仅为1.8亿元,以此计算,近三年时间,项目投资进度仅约六成。
更为蹊跷的是本次另一个募投项目“太华索道服务中心项目”。
招股书披露,该项目总投资额为8183.44万元,其中拟使用募集资金4561.28万元。在招股书的“在建工程”科目中,该项目报告期各期末余额分别为434.04万元、611.23万元、4598.29万元。
陕西旅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土地出让信息显示,2018年4月,太华索道曾取得一宗约1万平方米的其他商服用地,项目名称为“太华索道综合服务中心”,约定开工时间2019年5月,约定竣工时间2021年5月。
中国土地市场网供地信息
2020年6月,陕西旅游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关于陕西太华旅游索道公路有限公司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征地事宜》的议案,指出为进一步丰富经营业态,提高公司非主业收入,太华索道拟就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启动其余5亩土地的征地工作,土地出让价款约600万元。
但记者查询陕西旅游报告期各年报却发现,其“在建工程”科目中并没有该项目。而以投入金额去对应,则为“综合办公及商务中心工程”项目。
陕西旅游2024年年报
陕西旅游在2024年年报中指出,当期在建工程同比增加77.83%,主要系太华索道综合办公及商务中心工程和少华山南线索道项目建设所致。
此外,记者进一步梳理陕西旅游历年年报发现,“综合办公及商务中心工程”项目预算数为1.5亿元,自2017年起,就一直被陕西旅游列入“在建工程”中,但并未披露更多项目信息。
若“综合办公及商务中心工程”与本次募投的“太华索道服务中心”并非同一项目,为何披露的投入金额一致?若是同一项目,为何多年仍未建成?
对于公司相关情况,记者致电致函陕西旅游证券事务部,但是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责编:陶纪燕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