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栋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空中云道、移步易景,街心公园、社区营造,广州在用“绣花针”编织起绿的、红的、蓝的美丽风景线,但如何让住在城里的“广州街坊”留得住乡愁?如何让“羊城八景”成为广州勇当“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一张靓丽名片?如何在我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下为“羊城八景”吸引到一批国际粉丝,通过这群粉丝打通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广州故事的“任督二脉”,展现“国际范”,推动岭南文化“走出去”?
我认为,新羊城八景,应该是连片成区的。当代人已经不满足于去一个点,而且也不满足于停留在一个点,城市应该留下乡愁、留得住乡愁,此处的乡愁应该是一片一片,而不是一点一点。
其次,我心目中的“羊城八景”要面向当下,同时面向未来。如何理解“面向当下”?就是要在新时代下,让全国游客们都喜欢、爱上广州,要从各大文旅榜单中找数据,比如最受旅客喜爱的广州景点名单,对连续多年入选的景点要设置一定比例,比如最受青少年喜欢的广州本土红色研学点,结合种种“榜单”,形成第一张名单初稿。
此外,是要世世代代生活在广州的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既包括退休大爷、全职妈妈,也包括专家学者、外卖小哥、技术工人等,从羊城晚报的投票榜也可见一斑,要多从本地人衣食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进行归纳,各区是否都有这样的地方?够不够典型?是不是大家都喜欢去,同时也在全国、全球叫得响亮的?要以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方式,丰富“羊城八景”的选择,从提高游客的体验感、获得感出发,为广州的旅游吸引力构建提质增效。
如何理解“面向未来”?就是要从年轻一代如“00后”“10后”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国际的新潮流,看看有没有哪些国际化街区、新潮的地方没有入选,也要向其伸出橄榄枝,打破现有“一单位申报一景色”的机制,从“文商旅融合圈”改造经验中学习,比如形成以下八种不同的“羊城八景”,把散落在广州的一颗颗璀璨明珠“串珠成线、聚沙成塔、绘就‘羊城八景’新蓝图”。
基于上述标准,我草拟了我心目中的“羊城八景”,供大家参考指正:
1.广州塔新中轴(赤岗塔—广州塔—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广州国际媒体港—海心桥—海心沙志愿服务主题公园—花城广场—珠江新城CBD建筑群)
2.北京路千年古道(怀圣光塔寺—广州城市原点—北京路—惠福路—大佛古寺—人民英雄纪念碑—东濠涌)
3.永庆坊古寺流芳(陈家祠—华林寺—上下九步行街—恩宁路—永庆坊—荔湾湖公园—广州铁路博物馆)
4.广州都市乡愁(广州东站—中信广场—天河体育中心—天环广场—正佳广场—太古汇—猎德国际街区)
5.从都天然氧吧(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广州国家版本馆(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从化温泉风景名胜区—从化区广州山谷国际旅游区—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
6.英雄花开英雄城(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纪念馆—团一大纪念馆—华侨博物馆)
7.增城挂绿仙境(何仙姑家庙—凤凰山—挂绿古树—正果老街—增江画廊—荔湖夜月)
8.都市负离子区(帽峰山、白云山、神农草堂、华南植物园、火炉山、珠江公园、海珠湿地公园)
让城市留下“羊城八景”乡愁,需要从党史文献中挖掘经典案例故事,需要深入民间草根采风,了解淳朴风土人情,更需要有大刀阔斧、勇立潮头的胸襟格局,为人民找到好的羊城八景,更要为人民留住乡愁记忆,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羊城八景”成为传颂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