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苏州回来,脑子里全是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还有那甜到心坎儿的吴侬软语。
这趟旅行,怎么说呢,除了点赞,还是点赞!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这话可不是吹的。
我之前也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所谓的“园林”,但到了苏州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园林艺术。
苏州园林讲究的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处处透着精巧和雅致。
不像其他一些古城,被商业气息冲得只剩个壳子,苏州的古城还保留着不少生活气息。
走在平江路上,两边是老房子,河里是摇橹船,岸边是喝茶的老苏州,那感觉,怎么说呢,就是舒服。
晚上去了山塘街,灯光亮起,又是另一番景象。
熙熙攘攘的人群,各种小吃和手工艺品,热闹非凡。
我买了个糖画,师傅手艺真不错,几下子就画了个栩栩如生的龙。
第二天去了虎丘,虎丘剑池的传说可是家喻户晓 。
站在剑池边上,看着池水碧绿,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想想当年吴王阖闾的宝剑就沉睡在这池底,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果然名不虚传。
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布局精妙,让人叹为观止。
特别是那几棵百年老树,姿态各异,遒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留园比拙政园小一些,但更加精致。
每一个角落都经过精心设计,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匠心独运。
我尤其喜欢冠云峰,这块太湖石,形状奇特,气势磅礴,堪称一绝。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也很有特色,是贝聿铭先生的作品。
现代化的建筑与传统的苏州园林完美融合,既有现代感,又不失古典韵味。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
来到寒山寺,自然要听一听那悠扬的钟声。
站在寺庙里,听着钟声回荡,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除了苏州城区,我还去了附近的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比苏州古城更加宁静,更加原生态。
这里没有太多的商业开发,更多的是原汁原味的水乡生活。
周庄也是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双桥是周庄的标志性建筑,造型独特,很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从古镇回到现代化的苏州,金鸡湖的夜景让人眼前一亮。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灯光璀璨,现代感十足。
东方之门是苏州的地标性建筑,造型独特,被称为“秋裤楼”。
虽然有人吐槽它的外形,但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十一月的苏州,秋高气爽,温度适宜,正是旅游的好时节。
这次苏州之行,让我感受到了苏州的魅力,也让我对江南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无论是园林的精巧,还是古城的韵味,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狮子林里,我差点迷路了。
这园子里的假山太多了,像个迷宫一样,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了。
不过,也正是这种迷宫般的布局,让狮子林更具趣味性。
网师园虽然不大,但“小而精”,亭台楼阁,布局紧凑,一步一景,让人目不暇接。
耦园的名字很有意思,“耦”指的是夫妻,所以耦园也被称为“爱情园”。
园内有很多体现夫妻恩爱的元素,比如“恩爱亭”、“鸳鸯厅”等等。
艺圃是苏州园林中比较小众的一个,但也很有特色。
园内有一棵古老的紫藤,据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园内的假山是用黄石堆砌而成,与其他园林的太湖石有所不同。
这次苏州之旅,除了美景,美食也让我流连忘返。
苏式菜肴口味清淡,精致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从街头巷尾的小吃到高档餐厅的佳肴,都体现了苏州人对美食的追求。
当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苏州人的热情好客。
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苏州人的友善和热情。
他们总是面带微笑,乐于助人,让人感觉宾至如归。
总之,这次苏州之行,收获满满。
除了点赞,还是点赞!
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来苏州,继续探索这座美丽的城市。
上一篇:上海奉贤如诗如画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