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时代里过慢生活,是不少人向往的理想状态。
今年文旅市场,出境游和小县城反向游增速发展,呈现从大城市向“小城市”扩散的新动向。多数游客不再追求特种兵旅游的“快充”,而是青睐更随性、更松弛的“慢充”,人们都在寻找逃离都市喧嚣的新生活方式。
▲成都麓湖CPI慢闪街区
相对应的,一些商业也开始转向“慢节奏”,不那么快的“慢闪”空间开始走红。“慢闪”强调的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放慢脚步、松弛度过时光的场景。
▲杭州清河坊街“一方市井城市慢闪”
如今已衍生出了一系列场景新玩法——慢闪公园、慢闪街区、慢闪店等等,与商业体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更加松弛的氛围,与消费者形成链接。
"慢闪公园"——一种复合了多种功能的新概念公共空间,可以举办不同的文化和商业活动。
被称为“京西阿那亚”的檀谷慢闪公园,坐落在京西潭柘寺镇。依山而建,结合山地高差打造出因地制宜的台地景观。以全新“慢闪模式”,营造出一处集“公园、街区、展厅、剧场”于一体的复合空间。
▲ 公园平面图
作为“家门口的公园”,在有限的空间内,檀谷公园注重自然美学,打造天境、秘境、人境三大场景,连接休闲、文创、亲子等主题空间,在这里开启自然的、放松的、愉悦的“慢生活”。
▲ 景观分区
檀谷公园以异形廊架及曲面景墙共同组成公园形象入口,钢结构的连续屋顶,舒缓流畅的造型,园区界限被弱化,对公众展现出极大的友好与开放。
公园里唯一的一条中轴线,以一个方正大水池为标志,水系沿着活动动线串联起各个区域,空间节点的间距基本控制在30米以内,为用户提供舒适的漫步体验。
公园内结合不同主题和视角,栽植挺拔乔木,点缀花境,以山石、草地、植物、水系点缀其中。硬质选择上注重原始朴素质感材料的应用;道路铺装采用混泥土、碎石;河道水系选择了砾石、卵石等,尽可能营造自然风格场地气质的自由开放空间。
多元化的场景,才能创造多元体验。檀谷公园在河滨和内部都预留了围合性的、可延展性强的小空间,既可以小型演出,也可以做市集摆摊,植入露天影院、艺术展览、亲子工坊等活动。
拥有整个公园的最佳视角,雨钟塔螺旋向上,登塔远眺群山,或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尽情深呼吸,静思冥想,好不惬意。
宽敞的坡地草坪之上,大大小小各种帐篷组成的特色空间、各种景观装置、儿童活动中心等,在蓝天下自由自在。
根据季相变化,大片种植草本植物,不同的季节,呈现的是不同的色彩。在花海的中央,有秋千、树屋、滑梯等游玩装置,是孩子们自由撒欢的乐园。
场地内散布着各类自然主题、趣味主题的艺术雕塑,园林景观与雕塑相互渗透和融合,十分吸睛。
檀谷公园以足够丰富和独特的户外空间,构建了品质生活能量场,元素密集却不杂乱,一个家庭从孩童到暮年的全部社交需求都能满足。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的时间被切割成了无数的碎片。而大家所追求的“慢”,其实是希望能静下心来去认真感受生活,回归到空间的本质——以人为本。
因此檀谷公园的出现,“戳中”了不少都市人的内心,其兼具自然风光和浪漫情调的门店,宠物友好的城市空间,开放包容的多元场景,让它成为了不少消费者心中可以慢慢逛、慢慢感受的“京西版阿那亚”。
从慢闪公园、慢闪街区再到慢闪店,当空间和自然进行奇妙组合,便是一次奇遇的开端。
随着“慢闪+”玩法的日益丰富,这些场景正在越来越多的商业体中出现,成为拥有户外街区商业项目的“心头好”,为城市、商业项目制造热点,是新世纪下与自然共生的方式,更是对未来多元化商业场景的积极探索。
注明: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平台,不用作商业用途,仅供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