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县域数字乡村发展规划:结合县域实际情况,制定数字乡村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路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地区的信息网络建设和升级。同时,完善与新技术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公路、电力等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三)优化农村营商环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探索“互联网+农业”等模式,优化农村营商环境。搭建农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和商户提供便利化服务。并通过乡长热线、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收集农村营商问题并及时整改。
(四)提高农业数字化水平: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应用物联网、智能农机等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管理。同时,加强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五)加强乡村治理数字化: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如建立乡村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村务、党务、财务等信息的公开透明。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六)提升农民数字素养:加强农民数字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应用能力。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如电商培训、智能手机应用培训等,让农民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生活。
(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数字乡村建设。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更多资源投入数字乡村领域。
(八)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上一篇:山东烟墩角村何以入选“世界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