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大理11月14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 实习记者 谢宛均)作为云南文旅发展的“璀璨明珠”,大理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底蕴,近年来吸引了近30万外来人士定居,投资和创业,他们被称为“新大理人”,而民宿、酒店等更容易受到“新大理人”的青睐。如今,大理州拥有8952家正常经营的酒店与民宿,民宿数量已经接近全国总量的5%,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民宿业成为支撑当地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理生态廊道旁的民宿(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小而美的民宿酒店已成为大理旅游亮丽的名片之一。大理州民宿的规范化、品牌化发展路径不仅吸引了四方游客,也成了全国各地考察团的学习样板。大理州客栈民宿行业协会会长赵金凤介绍,大理的民宿产业在苍山洱海间、古城、古镇、古村、旅游度假小镇形成集群化、村落化发展模式,民宿酒店产业带动就业约30万人次,同时带动乡村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提升了村民的收入与幸福指数。
据悉,大理州在民宿行业建立了规范发展机制,制定了《大理州酒店与民宿规范发展指导意见(试行)》等配套制度,促进了住宿业态的规范管理和品质提升。同时,为提高服务水平,大理州民宿管理立法工作已纳入地方立法计划,逐步完善“1+1+N”政策体系。相关负责人指出,政府部门还在全州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证照办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大理民宿(央广网发 大理州客栈民宿行业协会供图)
赵金凤介绍,大理还在积极发展“民宿+康养”“民宿+户外运动”等多元业态,让民宿不仅成为住宿点,更成为多元化的“民宿+”综合体。随着民宿与康养产业的融合,在大理,一部分中低端民宿已转型把日租房经营模式改为半月租或月租房的经营模式,吸引老人、中年群体或从事自由职业的年轻人前往大理旅居。部分民宿酒店还在内容上下功夫。位于古城周边的一些酒店,以太极、禅修、“身心灵”成长课程为客源导向,与多家机构合作,经常处于满房状态。此外,洱源县、巍山县等地也在努力发展民宿康养业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新大理人”不断涌入的背景下,大理的民宿行业正以其规范、创意、品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大理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酒店与民宿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住宿业的产业链条,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居体验,让大理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美好生活方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