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前辈,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遵义会议会址,1935年1月,就是在这栋小楼里,一次会议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命运..."我握着小喇叭,声音不自觉地比平时多了几分庄重。眼前这群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此刻却站得笔直,眼神专注得如同当年在军营里听首长训话。
这是贵州多彩美途旅行社(15285584745)接待的一个特殊团队——由28名退休退伍军人组成的"红色记忆之旅"。当他们最初联系我社时,就特别强调要重走贵州的红色路线。作为行程策划,我在设计线路时格外用心,不仅包含了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自然景观,更重点安排了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等红色景点。
"小姑娘,你知道当年我们部队拉练时..."在前往娄山关的大巴上,坐在前排的李爷爷突然开口。他指着窗外起伏的山峦,眼中闪烁着年轻人般的光彩,"这地形让我想起了1976年在云南的演习..."话音未落,车厢里顿时热闹起来,其他老人也纷纷加入回忆。
我悄悄关掉了准备播放的景点介绍音频,发现这些亲历者的故事比任何解说词都生动百倍。王奶奶从随身布包里掏出泛黄的老照片,张爷爷哼起了当年的军歌,不知不觉中,我们的旅游车变成了流动的故事会。这些老人身上有种特别的气质——即使头发花白,腰板却挺得笔直;即使步履蹒跚,眼神依然坚毅如钢。
在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发生了一个意外插曲。突然下起大雨,考虑到老人们的身体状况,我建议缩短参观时间。但领队的陈老团长却摆摆手:"当年红军穿着草鞋都能爬雪山过草地,这点雨算什么!"说罢,他整了整胸前的勋章,带头向山顶走去。其他老人也默契地跟上,没有人抱怨,反而有人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雨水打湿了他们的白发,却浇不灭眼中的火焰。
行程第五天,我们来到赤水河畔。这里不仅是美酒河,更是红军四渡赤水的见证地。令我惊讶的是,几位老人对当年红军的行军路线如数家珍。"看那边那个山坳,当年红军就是从那..."赵爷爷指着远方,详细分析着当年的战术布局。我这才意识到,对他们而言,这不是简单的旅游,而是一次精神的返乡。
最后一晚在酒店,老人们给了我一个惊喜。陈老团长代表全体团员,郑重地递给我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信纸上还印着部队专用的红头,字迹工整有力:"感谢小张导游一路的悉心照料,让我们这些老兵在贵州的青山绿水间,既重温了革命岁月,又感受到新时代的美好..."信末是28个亲笔签名,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峥嵘岁月。
回程的大巴上格外安静。透过后视镜,我看到许多老人望着窗外的景色出神。他们是在回忆过去,还是在思考现在?抑或是在心中默默比较两个时代?我突然明白,这次旅行对我们双方都是一次珍贵的心灵洗礼。作为导游,我本应是知识的传递者,却在这些可敬的老人身上,收获了更宝贵的精神财富。
送别时,李爷爷拍拍我的肩膀说:"年轻人,要记住啊,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用力点头,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虽不再挺拔,却依然保持着军人的风骨。这次接待经历,让我对旅游行业有了新的理解:最美的风景不仅在山水间,更在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交流中;最深的感动不仅在壮丽景观里,更在跨越代际的心灵共鸣中。
回公司后,我特意将这封感谢信装裱起来,挂在接待大厅最显眼的位置。它不仅是对我们服务的肯定,更时刻提醒着我们:旅游可以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精神的传承。贵州的红色土地与这些老兵的红色记忆在此交汇,谱写了一曲跨越时空的和谐乐章。而这,正是"贵州多彩美途"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