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场对阵江苏女排的比赛中,上海队依然选择全主力和双外援首发来应对年轻的江苏队。然而结果令人失望,上海队在前两局意外落后。到了第三局,王之腾无奈地撤下状态不佳的仲慧和高意,用陈厚羽和欧阳替换上场。在年轻的陈厚羽的带动下,上海女排终于以精彩的表现扭转了局势,实现了逆转。
江苏队明显注重培养新人,针对全运会做足了准备;而上海队在选拔新人时却显得过于保守,仅依据资历排列,导致新秀难以成长,全运会金牌几乎旁落!实际上,上海的替补阵容深厚,包括王音迪、陈厚羽和朱星辰等人,都具备相当的实力。在战胜天津和江苏之后,只需保持稳定,避免失误,便可继续发挥潜力,给予这些年轻球员更多上场机会,让小彩娃和泰纳拉适当休息,毕竟决赛阶段尚未到来。
从长远来看,陈厚羽的确应该得到首发机会,不妨借鉴北京队单林倩的成功案例,她们同属一个年龄段,延迟对年轻球员的培养只会影响她们的成长。排超联赛本就是讲究实力的舞台,必须大胆出击,调整阵容,当老将状态不佳时,及时更换是必要的。目前来说,陈厚羽的状态明显优于高意,而自排超开赛以来,仲慧和高意的表现均不理想,王之腾换人的时机明显滞后。若江苏女排更加成熟,或将让上海队难以翻盘。
目前,王教练的保守策略亟待修正,比赛结果是第一要务,不应考虑成见或顾及老队员的情面,而应优先确保球队胜利。从历史看,沈富麟在2002-2003赛季痛失冠军后,迅速启用沈琼和汤淼等年轻队员,这一决定开启了长达十年的辉煌征程。因此,抛开外援情况下,上海女排的基底并不如想象中稳固。全运会结束后,立即大胆启用年轻球员如杨舒茗、黄悦鑫和赵哲熙等成为当务之急,至少要保留五六名90后球员,03至08年的球员则应成为主力。主攻的高卉宜、副攻的王馨瑶、金依帆、二传的陈芳林、接应的沈敏华以及自由人的陈睿涞都应被给予充足的机会,为实现冲击冠军的目标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