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大行的烦恼:营收净利增速放缓
创始人
2024-10-31 13:35:36
0

A股上市银行2024年三季报收官,6家国有银行前三季度“成绩单”随之揭晓。10月30日,六大行集体公布三季报,整体来看,六大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共计10594.44亿元,平均日赚近38.67亿元。不过,相较于去年同期,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整体增速放缓,个别银行出现归母净利负增长。受持续让利实体经济、LPR下调、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银行净息差收窄趋势仍在持续。

业绩:放缓与分化

六大行前三季度“成绩单”集体“出炉”。10月30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集体公布三季报。整体来看,六大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共计10594.44亿元,平均日赚近38.67亿元。

相较于去年同期,今年前三季度,六大行营收、归母净利整体增速放缓,个别银行出现部分指标的负增长。

“宇宙行”工商银行仍稳坐六大行头把交椅。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64.22亿元,同比下降3.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0.25亿元,同比增长0.13%。但归母净利润增幅已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回顾2023年前三季度,工商银行营收同比减少3.55%,归母净利则同比增长0.79%。

建设银行延续“增利不增收”,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690.22亿元,同比减少3.3%;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2557.76亿元,同比增长0.13%。

农业银行营收增速则由负转正,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402.12亿元,同比增长1.29%,去年同期则同比下降0.54%;但归母净利增速有所放缓,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3.72亿元,同比增长3.38%,不及去年4.97%的增速。

虽然今年前三季度营收保持了正增长,但在2024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农业银行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刘世栋透露,受LPR持续下调、房贷利率批量调整等宏观政策变动,以及主动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该行营收进一步增长仍将面临一定压力。

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则保持营收、净利“双增”态势,2024年1—9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783.48亿元、2603.49亿元,同比增长1.64%、0.09%;实现归母净利润1757.63亿元、758.18亿元,同比增长0.52%、0.22%,但增速已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

交通银行则未能延续去年同期业绩增长趋势,报告期内,营收、归母净利“双降”,实现营业收入1961.23亿元,同比下降1.39%;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686.9亿元,同比下降0.69%。

“在经济放缓、银行让利的大背景下,国有大行业绩依旧保持了足够的韧性”,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但受净息差收窄、手续费收入下滑等影响,多家银行普遍出现下降;同时,受益于信用成本的下降,部分国有大行依旧实现净利润的小幅增长。

信贷:加码科技领域投放

今年以来,银行业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三季报中,多家银行披露加大对科技创新、普惠信贷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六大行年内新增贷款规模超8万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四大行新增贷款规模均超万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工商银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28.1万亿元,增加2.01万亿元;建设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5.7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9万亿元;农业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4.6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07万亿元;中国银行客户贷款总额21.4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7万亿元。

对于信贷投放增速较快的原因,农业银行信用管理部总经理王霄汉在2024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行信贷投放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三农和县域业务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二是围绕着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三是个人贷款领域持续走在同业前列。

邮储银行、交通银行新增贷款规模在千亿水平。报告期末,邮储银行客户贷款总额8.7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304.8亿元;交通银行客户贷款余额8.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850.72亿元。

邮储银行在三季报中透露,客户贷款总额的增长,主要是该行加大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个人小额贷款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信贷投放,积极推进产品服务创新,公司贷款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薛洪言指出,今年1—9月,社会融资规模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39万亿元。国有大行充分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在周期下行阶段积极扩大贷款投放力度,对于稳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跨周期的角度看,也为新周期来临后业务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净息差:仍面临收窄压力

近年来,监管引导银行降低融资成本,让利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银行净息差(即“净利息收益率”)收窄态势明显,今年前三季度净息差下行压力仍在持续。

工商银行净息差收窄幅度较大,报告期内,净利息收益率1.43%,同比减少24个基点;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净息差、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1.41%、1.52%,均较去年同期减少23个基点。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同比减少17个基点、16个基点至1.45%、1.89%。

交通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则为1.28%,同比下降2个基点。对于净利息收益率同比下降的原因,该行提及,主要是资产端收益率下行较快,一是受存量房贷利率调整、LPR下调、个人房贷利率政策下限调整等因素综合影响,客户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较多。二是受市场利率中枢持续下行影响,证券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为对冲资产收益率下行压力,报告期内,该行合理摆布资产负债配置,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强化存贷款定价精细化管理,保持了净利息收益率的相对稳定。

而受LPR下调、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等因素影响,银行净息差仍面临收窄压力。农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副总经理汪洋表示,预计今年农业银行的净息差将保持基本稳定。在资产端,考虑到10月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和LPR的进一步下调,贷款收息率仍将面临下行的压力,叠加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低位运行,预计资产端的收息率仍将承压;在负债端,随着今年人民币存款利率下调、外币的负债利率上升的持续影响,负债成本的压力将继续得到缓解。综合存贷款两端利率调整的影响,大部分可以相互抵消,整体对今年的净息差影响比较小。

“从明年的变动来看,在金融让利实体的宏观政策导向下,预计农行的净息差仍将承压,变动的趋势与同业基本保持一致。”汪洋补充道。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三季度银行净息差下降,主要是银行仍面临存款定期化压力,负债成本较高;银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让利实体经济;加上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及金融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等。另外,银行大幅调降存量房贷利率等稳楼市政策,也在短期对银行净息差构成一定影响。从趋势来看,尽管三季度银行净息差继续放缓,但呈现收窄趋势,预计四季度净息差有望企稳。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颜

【编辑:刘阳禾】

相关内容

从滨海湾到植物园:新加坡旅...
一座城市的魅力,往往体现在它能够为不同类型的游客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2025-08-28 00:45:27
阿森纳晒埃泽酋长球场亮相视...
阿森纳晒埃泽酋长球场亮相视频:完美的欢迎
2025-08-28 00:42:50
原创 ...
引言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珍珠始是...
2025-08-28 00:35:20
原创 ...
在我国南海北部湾,有三个由海水泥沙冲击形成的冲积岛。 最南边靠近海...
2025-08-28 00:34:46
原创 ...
有些电视剧里面会出现那种打更人,在夜晚的特定时间点敲打木梆子,告诉...
2025-08-28 00:34:36
《三国志·战棋版》PK5官...
哈喽大家好啊,夺宝奇谋玩法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马上就要迎来PK5官渡...
2025-08-28 00:34:29
原创 ...
这位将军是人民武装中大名鼎鼎的“三星少将”,他先后3次被授予少将军...
2025-08-28 00:34:28
原创 ...
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惧;人之所以恐惧,只是由于无知。——霍尔巴...
2025-08-28 00:34:17

热门资讯

股市行情火热,近20家银行发声... 向纭嬉 金融投资报记者 吉雪娇 A股市场近期“火力全开”,居民投资热情被点燃的同时,违规资金入市的风...
第一创业2025年半年报:归母...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郝彦)8月27日,第一创业证券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8.32亿元,同比...
阿里开源Wan2.2-S2V模... 近日,阿里巴巴正式推出了其最新的多模态视频生成模型——通义万相Wan2.2-S2V。这款模型凭借其强...
深夜!黄金白银跳水!美联储官员... 晚间(8月27日),美股三大股指开盘涨跌不一。不过截至发稿已悉数翻红。 中概股突现调整 中概股方面,...
3连胜!世锦赛-中国女排3-0... 北京时间8月27日晚,2025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在泰国城市清迈战至F组第3轮,赵勇挂帅中国女排在下半区...
超越贵州茅台!A股“新股王”诞... 8月27日午后,A股市场上演了一场“股价争霸”的戏码。芯片企业寒武纪盘中最高冲至1464.98/股,...
原创 又... 作者︱懂酒哥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为刺激消费,纷纷发放消费券。从湖北“惠购湖北”的零售餐饮补贴落地,到...
安利股份:8月27日接受机构调...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8月27日安利股份(300218)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接受机...
戎美老板直播时建议顾客“断骨增... 蓝鲸新闻8月27日讯(记者 汤诗韵)因为老板直播卖女装时建议顾客“断骨增高”,A股上市公司戎美股份陷...
AI芯片板块迎政策利好,关注人... 截至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上涨1.9%,中证云计算与大数据主题指数上涨0.6%,国证机器人产业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