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午后,A股市场上演了一场“股价争霸”的戏码。芯片企业寒武纪盘中最高冲至1464.98/股,短暂超越股王贵州茅台的1460.66元,一度成为A股新股王。
寒武纪和茅台是当前A股市场唯二的“千元股”。
寒武纪营收大增超4000%
8月26日晚间,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约28.8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8.16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38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9.13亿元,均实现了扭亏为盈。
公告还显示,2025年上半年,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寒武纪凭借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核心优势,持续深化与大模型、互联网等前沿领域头部企业的技术合作。
关于公司营收变动的原因,寒武纪在半年报中表示,主要系本期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报告期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资料显示,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处理器芯片。
寒武纪VS茅台
股王之争绝非简单的“王者交替”
如果说贵州茅台的K线曾是中国消费经济的图腾,一瓶酒的价值被窖藏进无数机构的信仰;那么今年来寒武纪股价的强势大涨,就是AI时代算力主权崛起的宣言,是资本市场对未来AI世界的一次深度定价。
众所周知,贵州茅台作为A股多年的“股王”,一直被视为传统消费时代的标杆,其品牌稀缺性、高毛利率与稳定现金流,曾是高速增长时期消费升级的象征,也是价值投资长期信仰的载体。寒武纪的崛起,则指向AI大模型、自动驾驶、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所打开的万亿级市场空间,标志着资本正系统性转向科技驱动的新增长叙事。
这一转变背后,是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转型:增长引擎正从依赖传统消费逐渐切换至科技创新。当下的市场热点中,无论是半导体、人工智能,还是无人机、脑机接口与人形机器人等,皆凸显出科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质生产力,正在不断拓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沿边界。
从表面来看,寒武纪的股价爆发是AI产业红利的外显;但其根本动力源于中国经济转型的政策引领、资本加持与产业升级三股力量的共同推动。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故事,更是一场由国家意志、市场机制与技术革命共同谱写的时代浪潮。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是,目前A股电子行业的市值已超越银行业,继续创出历史新高。这或许也意味着,A股的市值排名榜单将从金融时代、大消费时代迈入科技电子时代。
当然,贵州茅台仍是传统消费赛道的守望者,但站在科技自主可控浪尖的寒武纪,正折射出产业转型的巨大想象空间。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关于寒武纪估值过高的争议一直就没停过。从最近几个交易日的表现来看,寒武纪的成交量大幅放大,换手率也明显提升,短线资金进出频繁,游资、机构、散户等参与资金结构复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分歧的加大。
但可以预见的是,资本用真金白银投票,正重新定义着这个时代的价值。寒武纪与贵州茅台的“股王”之争,不仅仅是股价的博弈,更是发展逻辑的切换:中国经济正在拆解依赖消费与传统的旧锚,转而将未来专注于硬科技的新舟。
来源:金融投资报、澎湃新闻、大皖新闻、潮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