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 股市场强势归来,大盘不断冲高,上证指数站上 3300 点,市场人气大幅提升。然而,在这一片 “涨” 声之中,上市公司股东却纷纷开启减持计划。
10 月 7 日晚,多家公司披露股东减持计划,包括北新建材、誉衡药业、中电港、招商公路、特变电工和智微智能等。其中,中电港股东减持首发前原始股份,招商公路股东泰康人寿也因资产配置需求减持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的股份。此外,大多数减持公司的股东为个人股东,以公司高管或实控人居多,如北新建材副董事长贾同春、特变电工董事等。
一些被减持的股份主要来源于上市后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的股份或在二级市场买入。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前 A 股市场不佳,高管早期股权持有成本高长期亏损,如今市场反弹,个人股东减持意愿强烈。同时,早前披露减持计划的股东也在近期市场反弹之际扎堆减持,不少公司股东选择高位减持。
尽管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频现,但并未对股价造成较大冲击,不少公司股价仍跟随市场大涨。然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与思考。股东减持背后,是对资金的需求还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判断?这股减持潮又将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在 A 股市场的涨势中,股东与投资者的利益博弈仍在继续,市场也在期待着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