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挺好的,坚持了这么久,终于只剩综合考了,暴风哭泣!这里感谢我的学服老师,天天都要催我学习。再加上强迫症的我每天都必须上题库打卡!刷题!能这么快就到综合考也是拼命了。要是哪天打卡断了我真的疯掉,想都不敢想
报网校的课程基本就是入个门,其实剩下的肯定是需要自己更多的付出,坚持学习才能考过,
报了,质量感觉不太好!
别去,老师资质怎么样,你去查下就知道了。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以下是优秀学员经验分享
初识CFA的时候,是研究生还没毕业。那个时候尚未意识到自己要去学习和考试,只和大多数门外汉一样,觉得那个证书无比的高大上。回国后,下定决心要去考CFA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在很多自己想去的岗位中,最下方的要求往往写着‘Passed CFA exams is preferred’,于是和家里商量后,在今年1月底报了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泽 稷 教育 CFA持证人计划。
备考CFA是从今年2月底正式开始的,说实话,和大多数网络上所传授的备考经验不同,我的1级考试并没有过多的看notes,而是专注在了周末上课的讲义和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点上。CFA 1级最后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要非常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泽稷教育的老师们。我的授课老师毕老师,是我非常喜欢的讲师,他所教的道德、经济学和财报都非常清晰易懂,这也让我在模拟与真实的考试中得以轻松快速的答题。而徐老师所教的投资组合也是生动形象,我到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他讲global minimum variance portfolio时的两条逻辑系统。
就道德而言,我个人的感悟是题目越短,越不易做对,因为三个选项中往往有两个是十分迷惑的,做题的时候,首先应该抓住的是这个人的角色,毕老师总结了一套很有用的区分方式,比如analyst,research这样的角色在能否接受礼物,对待客户的方式上就与advisor和manager不同。同样,泽稷开通的online直播课堂里,关于GIPS这个知识点的串讲也非常的清晰,建议备考CFA level 1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好好听一下online的知识点,这对于你高效学习来说很有用。
除了道德外,财报是能否通过一级考试的重点,我对于财报的学习建议主要是三个方面:
1)做好笔记,特别是区分GAAP和IFRS的各个方面的对比,把握一个大的原则,美国准则要比国际准则更加的严格,因此对于GAAP来说,诸如upward revaluation 是被禁止的;
2)大量的习题演练,能够帮助你快速的记忆住一个知识点,同时了解出题的规律,提高阅读速度;
3)反复性。这主要体现在ratio的记忆和一些重点公式的记忆上;公式的记忆应该自己总结一套规律,方便记忆。比如带有XXX return的公式多半就是看利润(profit)、Net income等在revenue或者sales中所占的比例。
相信大家看过很多攻略,对于每一门课的学习都有了比笔者更好的见解,在学习方式的最后,我想说关于你CFA过与没过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转折点,那就是计算器使用的熟练程度。由于CFA协会制定的计算器与我们所熟识的科学计算器有着极大的差别,所以建议CFA 考生们尽早适应计算器的使用方式,尤其是在时间价值计算(FV,PV,I/Y, NPV,IRR)部分,应该配合习题,多加练习。
良好的心态是能否稳健通过考试的要素,在备考期间,我本人非常感谢我的学服老师张老师,她作为学服老师,尽责尽心,专业而亲切,不但为大家安排好考前的种种,还十分细致耐心的鼓励她的学生。
CFA考试不仅是脑力、能力和努力的测试,更是体力的测试,考场提前半小时就会关闭,所以每一场CFA考试坐在考场中的时间至少是7个小时,我建议有条件的小伙伴可以考前2周提前调整作息,这将提升你考试的状态,助力你顺利通过考试。
备考CFA的过程是艰辛的,等待成绩的心路也格外煎熬,但请相信,你的付出终有对应的回报。
肯定是会计和金融的。 也可以试试中外合作的,如果你以后想出国的话,还是蛮容易的。 会计和经济是国家985的项目,都有国家的资金支持,所以项目都搞得比较大,老师也有很多海归,师资力量比较强。 还有外语也蛮好的,在上海口碑很好滴~ PS我是上财大一的,经济学院,如果讨厌数学千万别抱经济学啊,数学分析很恐怖··· 最后好运啦~
本人是财大毕业生,2003年进校是以文科生的身份。 财大大多数专业都偏向招收理科生,比如我们会计学院一个班当年在上海理科招收24个,文科才招8个,考虑到近年文科分数线水涨船高,选文科竞争会更加激烈。这在财大各个热门专业都是如此,除非是人文学院之类,相信楼主进财大并不是冲着读人文类学科。 当然进大学后就不管当初念的是文科还是理科了,个人感觉成绩和以前的科目偏向毫无关系。 归根结底,楼主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报,我说的只是过来人的经验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