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资加速撤离,富豪纷纷外逃!印度对华态度突变,想让中国拉一把
创始人
2024-09-21 21:43:53
0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11日刊登题为《印度能阻止富人出逃吗?》的文章。外国投资者上个月是印度上市股票的净卖家,导致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外流。布卢姆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萨吉斯·帕伊在一次采访中说,由于不贫穷的印度人几乎没有能力影响选举结果,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公共领域。根据帮助富人获得外国居留权的亨氏咨询公司的数据,2022年有7500名百万富翁离开了印度。

从2024~2021年,共有2783家跨国公司关闭在印公司。2022年更是有7500名百万富翁离开印度,为何印度市场如今不再吃香了呢?第一个原因是印度经济消费不健康,印度人口众多,看似需求庞大潜力无限,但极端失衡的收入结构与规模庞大的贫困人口,实则严重制约了印度的消费增长。2023年印度15岁以上人口,有50%属于年收入1500美元以下的贫困阶级,14.5亿人中大约只有1.2亿属于年收入1.5万美元的可消费阶层。第二点就是印度政府的极端行径了,其实长期以来印度的营商环境风评就臭名远扬,近两年更是被世界公评为“外资坟场”。

印度在人口方面较中国优势明显,但是在经济、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仍然落后于现阶段中国。相对于印度中国拥有着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善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再加上政府在经济战略方面的决心,使其很难在短期内超越中国,不过由于印度的存在仍然在低端制造业等方面给中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印度这个国家在历史上未实现真正的长期统一,殖民时期导致了经济的单一性,缺乏工业发展的支撑。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在印度看来,以制造业为核心的整体经济发展,不光会影响中印边境局势,也将决定着印度自身在国际供应链之中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在新德里看来,能否实现制造业的持久快速发展,决定着印度的国运。因此,早在2014年时,莫迪政府就提出了“印度制造”战略,明确了确保制造业对GDP贡献率达到25%等目标。部分西方国家也希望通过帮助印度发展制造业,让印度与中国展开竞争,改变国际供应链体系。

据环球网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政府内一个跨部门工作小组批准了电子制造业领域的五六项投资提案,部分投资者是中国公司。报道称,这一进展“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中印边境紧张、中国投资受到审查的背景下,此类投资近来首次获得批准。不过,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在印商界人士2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印度仅想部分解决投资审核、发放技术人员签证问题,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在印中资企业面临的“不公平、不公正、歧视性”的营商环境。

由于中印两国于2020年发生边境冲突后,印度就加大了针对中国企业的审查力度,扰乱了中国大型公司的投资计划,这其中就包括严格限制对华签证发放、封禁数百款中国手机应用程序,推迟批准中国投资等。在这期间,尤其是印度对中国小米的打压,可以说闹的是人尽皆知。在这之后,莫迪政府又对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vivo印度分公司出手,以涉嫌洗钱为由逮捕多位企业高管。莫迪政府这种打压中企的行径,也让其他外资企业对印度国内的营商环境充满了担忧,一些外资企业纷纷选择加速逃离印度。

印度目前急需中企注资、也需要重新获得中国市场,一改目前的窘境。早在上个月时,印媒便频频放出信号,希望能通过政策的改进和政府态度的变化,来令中企和相关产业链重新回到印度。不难看出,印度主动就边境问题向中方示好,就是想拿其当作筹码,从而向中国暗示、甚至要求大额投资。印度是在讨论边境问题的时候对中国提出这一不合理要求的,同时以边境问题为筹码找中国要投资。

莫迪可能是觉得跟中国拉开距离,还能吸引到西方的投资。但整个2023年,他先后去美国、法国访问,得到高规格接待,美西方的企业却相当精明,根本没有加大对印度的投资力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斯克虚晃一枪,以“行程忙碌”为由,没去印度。结果消息宣布几天后,马斯克就抵达中国,和中方签署了完全自动驾驶的协议。印度的营商环境好不好,去过,被坑过的外国资本都有发言权。想坑西方企业没结果,今年莫迪连任后,才又想起中国,开始不断释放欢迎中国去投资的信号。

许多印度分析人士敦促说,为了摆脱中国,实现多元化,印度可能需要向中印关系倾斜。印度政府首席经济顾问V·阿南塔·纳格斯瓦兰也建议放松对中国投资的限制。他的办公室最近准备的经济调查报告称:“为了提振印度制造业,让印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印度不可避免地要融入中国的供应链。我们是完全依赖进口还是部分依靠中国投资来做到这一点是印度必须作出的选择。”

在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下,中方的对外合作不会设限,但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印度如果有意缓和中印关系,就需要在边境问题上妥善管控自身言行,停止以基建、巡逻等方式挑衅中国。印度若有意扩大对华经贸合作,就要及时取消对中企的不合理限制,优化本国营商环境,以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欢迎中国投资的到来。

相关内容

重庆代表队在全国第十二届残...
9月22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
2025-09-23 12:53:56
“桦加沙”即将登陆,广东江...
为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9月23日19时起,广东江门全市交通运输...
2025-09-23 12:49:14
北京旅游5天4夜多少钱,和...
北京,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
2025-09-23 12:39:40
运城河东美食荟开启!打造舌...
打造舌尖上的欢乐盛宴 运城河东美食荟开启 作为本届关公文化旅游节的...
2025-09-23 12:39:14
看重庆秋日的限定浪漫
经过了“立秋”、“处暑”、“白露”,转眼间已经到了秋季的第四个节气...
2025-09-23 12:37:22
贺兰山麓,万年史诗与光影传...
“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银川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为人们敞...
2025-09-23 12:36:59
旅游出生公证费用
2025-09-23 12:36:30
原创 ...
今年休赛季,赵继伟最引人注目的话题无疑是他常去打高尔夫球。尤其在遭...
2025-09-23 12:35:24
潮汕国庆旅游跟团全指南,潮...
潮汕五日慢行记:在烟火与海风之间 说来惭愧,我对潮汕的初印象,不过...
2025-09-23 12:33:47

热门资讯

斥资逾2000万美元!“女版巴... 9月23日,美国明星投资者、方舟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凯茜·伍德(cathy Wood)进行了涉及阿里巴...
预制菜风波背后:西贝与海底捞们... 文 | 观潮新消费 一场由罗永浩微博引发的“预制菜”风波,意外揭开了西贝的副牌。 随着罗永浩与西贝...
迪森股份为子公司新增提供200... 雷达财经 文|冯秀语 编|李亦辉 9月23日,迪森股份(证券代码:300335)公告了关于公司及子公...
IPO已悄悄扩容,前八月发了6... 作者|深水财经社 何离 自2024年A股IPO急踩刹车之后,2025年IPO数量又开始重新增长。 深...
原创 帮... 各位老铁,我是帮主郑重!跟大家盯了20年财经,专做中长线投资,今儿凌晨翻大宗商品数据,发现这市场还真...
原创 浙... 这几年,很多“董事长”跟周成建一样,即便知道直播带货不适合自己,也“谦卑”且努力地挤进来尝试一下,万...
继50亿联手英特尔后 英伟达再... 当地时间9月22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OpenAI与英伟达方面了解到,英伟达将向 OpenAI 投...
暴跌35%!澳洲葡萄酒开启“去... 时隔5年,当澳大利亚葡萄酒重新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入场券”时,许多从业者发现,这个曾经最大的海外市场...
股票行情快报:戎美股份(30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9月23日收盘,戎美股份(301088)报收于13.81元,下跌1.64...
原创 港... 2025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以“黑马”之姿强势回归全球IPO中心。截至9月23日,港交所上半年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