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水财经社 何离
自2024年A股IPO急踩刹车之后,2025年IPO数量又开始重新增长。
深水财经社监控数据显示,2025年前8月共有67家完成IPO上市,而2024年全年只有100家,按照这个速度,今年IPO数量大概率会超过去年。
从各省区IPO速度来看,江苏无疑是最大赢家,前8个月已经有17家公司上市,超过了去年全年。特别是前8月江苏有3家科创板企业上市,也是位居国内第一。
今年以来前8个月,各月IPO数量除了2月份春节外,都在6家以上,其中3月份单月达到14家,6、7、8三个月均为8家,8个月一共发了67家。
而从募集资金来看,今年前8月IPO募资合计达到656.13亿,已经几乎与去年的673.53亿持平,也意味着今年IPO募资总规模要远超2024年。
但是相较于2024年之前的年份,这两年的IPO规模还是比较低的。
据深水财经社监控数据,从2016年到2023年,A股平均年IPO数量高达340家,特别是2020—2023年创下历史高峰,这四年发审委员们加班加点火力全开,一共发了1697家,简直逆天了。
与2024年北交所公司扩容不同,2025年前8月北交所一共只有12家上市,而创业板和主板重新成为主力,分别上了24家和23家,科创板共有8家上市。
从各省市来看,江苏省今年成为IPO大户,前8个月一共发了17家,而去年全年一共只发了16家,前八个月就超过去年全年IPO数量,并且位居国内各省区第一位。
广东省前8月份一共发了13家,浙江发了12家,安徽5家,山东4家。
从募资规模看,虽然江苏发的数量多的,但是募资规模有81.46亿,仅排在第四位。前八月IPO募资规模最多的是福建省达到181.71亿,且只有一家巨无霸企业华电新能(600930)。募资规模排在二三位的是浙江和广东,分别是102.46亿和92.97亿。
从板块上看,江苏今年科创板上市数量也达到3家,位居国内第一,另外还有6家创业板、5家主板和3家北交所。
截至8月末,江苏科创板公司数量达到114家,稳居国内第一,上海和广东分别有94家和91家。
这说明江苏的IPO后备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高端制造、科技类企业这几年喷薄而出,虽然从外界知名度没有杭州的六小龙大,但是从技术实力和商业转化上,都已经步入成熟期。
深水财经社监控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A股IPO申报公司数量322家,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分别有57、56、55家,呈现三足鼎立,三省申报排队公司数量占到全国的52%。
在辅导备案公司数量,截至8月底一共是1427家,其中江苏省以236家位居第一,广东和浙江分别是216家和206家,三省辅导企业数量占全国的46%。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