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末阶段,没有利好,只有利空,哪怕是利好也会当做利空来解读。周末利空,一塌糊涂
一,无论利好、利空,都是利空
美国经济数据,差的一匹
今晚美国8月非农数据出炉,明显不及预期!这个数据出来后,给9月美联储降息一锤定音。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也表示,准备开始降息进程。今晚美股反而大跳水了,媒体上说因为之前出现严重误判,市场对降息50基点期待很高,但可能要落空了。
实际上,就是投资者预期提前了。过去的历史上,只要美联储降息,首次降息后的股市都是构筑阶段顶下跌,所以老美不傻,想跑为敬。
50万股东被埋
昨晚诺德股份、华铭智能、ST旭电、ST旭蓝四家公司披露了公司被证监会立案。其中,诺德股份股东数有13.66万,华铭智能有2.9万,ST旭电有28.89万,ST旭蓝有8.45万,总共超过50万股东数了。
要知道ST股之前很多大涨,结果涨上去之后,ST最大的系统风险爆发了。
另外,非洲手机王传音控股的财务负责人被抓,也不知道事情大不大,但就A股这气氛,股价也是凶多吉少。
二,连板背后
这两天唯一的热点是是抱团,深圳华强17天16板,科森科技10连板,老百姓6天5板,大众交通2连板新高。你不服气也要服气!
这里要给监管点个赞,这次对妖股没有关小黑屋、也没有去限制交易,让市场自由去发挥。现在市场这么差,我誓死捍卫妖股炒作的权利!但“漂亮5妖股,要你命5000”的市场,也太极端了,不能一直这么玩啊。
三,机构的玩法
现在的专业机构,自然知道市场资金不足,经济数据尚未好转,所以他们也都特别谨慎。
都是机构提前先准备多时,然后再择机爆发。把握这个节奏,热点板块、个股抓不完。
但由于机构行为,于散户、游资的交易是混一起的,普通人很难看出来,所以难度也着实不小。
大家都知道,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与散户是完全不同的。
但问题是,多数人根本看不出这种不同,那怎么办?
其实,早就有这样的大数据统计工具了。
简单说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数据:
就以深圳华强来说,17天16个涨停,牛牛上天了。但在连板之前也是连续调整很多天了。当时华为海思概念已经被资金关注,毕竟马上9.9的华为海思独家发布会,市场非常期待重磅的芯片推出。但光期待是没用,我们要看实际行动。所以拿系统去观察海思概念股里的「机构交易特征」。结果发现深圳华强、力源信息等海思经销商的股票。之前「机构交易特征」并不明显,但8月2日还未宣布9.9的华为海思独家发布会后,他们的「机构库存」数据就出现了。并且都橙色「机构库存」一直持续,当时股价没涨,甚至还在下跌,被认为是消息出来,见光死。但只要观察「机构库存」数据的变化,就知道,这是误判,实际机构肯定积极参与了,只是当时还是很谨慎的,没有直接往上拉而已,但积累时间长了,爆发力也就大了。
实际这种启动前,橙色「机构库存」数据持续的情况是有普遍性的,所以哪怕股价调整,只要橙色「机构库存」持续,就有可能是机构资金在为后面的翻转、启动做准备。只要能看到这点,就看到了希望。
类似的情况,像大富科技,最近三天连续上涨,速度还挺快。看起来是折叠屏的新闻闹的,可实际上,炒果链、炒折叠屏早就在两周前开始了,那时大富科技还在下跌呢。有人就说了,这货业绩不行,炒不了。但只要用个叫「博尔系统」的软件,看看「机构库存」的数据,你会发现,大富科技虽然没涨,但橙色的「机构库存」却一直在增加。这说明机构其实一直在里面折腾,只不过没马上拉升而已,等到时机成熟,就猛地往上冲,不管业绩好坏。
四,数据福利:
看完上面的内容,你应该明白了,现在我们要多关注机构的动向。我用的大数据系统列出了所有被机构资金关注的品种,你看下面这张图:
「即时库存」:周五2789家,总体依旧是持续增加,跟大家一塌糊涂的感受完全不同。
「11-20日库存」:只有225家,这个数值有点低,说明现在机构持续折腾的股票还不多,赚钱效应也不怎么样。这种时候,一旦下跌股票增多,那些缺乏机构行为的股票就是如此。
所以,此刻要尊重数据,眼见为实。但这个眼见为实,不是看走势,因为走势看的人太多了,意义不大。一定是机构参与情况要看清楚,这点看清,在不会被市场的种种情绪所裹挟而影响了判断。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