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4日消息(记者 宓迪)又一家保险中介公司迎来上市新动向。7月22日,港交所网站显示,众淼控股(青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淼控股”)已更新聆讯后资料集。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多家保险中介公司此前欲赴美或赴港上市。扎堆冲刺资本市场有哪些推动因素?而要获得资本市场认可,这些保险中介公司还面临哪些挑战?
众淼控股:客户集中度高,保险代理业务贡献主要收入
资料显示,冲击港股上市的众淼控股成立于2017年3月,自成立起主要从事提供IT服务,在2017年收购海尔保险代理后扩展至保险代理业务,并在发展过程中扩展至咨询服务业务。
2021年-2023年,众淼控股分别实现收入1.20亿元、1.48亿元和1.74亿元,实现年内利润2699.2万元、3634.9万元和3899.3万元。今年前四个月,众淼控股分别实现收入5864.4万元,实现期内利润1482.9万元。
其中,保险代理业务贡献了众淼控股主要收入。今年前四个月,保险代理业务实现收入5480.2万元,占比超过九成。
而在佣金费率方面,2021年-2023年,众淼控股平均佣金费率分别为17.4%、12.8%和12.4%,呈下降趋势。其中,财产保险产品平均佣金费率分别为17.4%、16.4%和17.9%,人寿及健康保险产品为27.4%、16.2%和14.8%,意外保险产品为29.2%、29.3%和33.1%,汽车保险产品为5.8%、5.4%和5.6%。
从披露的内容来看,众淼控股还面临着客户集中度高的情况。根据披露,2021年-2023年各年度及2024年前四个月,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合计分别约占众淼控股总收入的75.0%、65.5%、65.6%及70.3%。同期,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众淼控股总收入的35.0%、38.1%、36.1%及31.7%。
年内多家保险中介公司谋求上市
除了众淼控股以外,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以来还有多家保险中介公司计划赴美或赴港上市。
据不完全梳理,今年7月5日,证监会披露了关于Iyunbao Technology Ltd.(爱云保技术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根据通知书,后者拟发行不超过4389.20万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今年5月30日,证监会披露了关于Yuanbao Inc.(元保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根据通知书,后者拟发行不超过6450万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1月12日,保险中介平台小雨伞母公司手回科技有限公司递表港交所。目前,距离该公司递交招股说明书已满6个月,相关招股说明书为失效状态。
此外,有家保险、致保科技已分别于今年3月份和今年4月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扎堆冲刺上市,受哪些因素推动?
7月23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对央广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保险中介公司纷纷扎堆冲刺资本市场,至少有两个主要原因。
“这些上市的公司以科技型中介公司为主”,王国军对记者表示,一大原因是科技型的中介公司做保险科技会耗费大量资金,中介公司要做到市场最优,需要天使轮、A轮、B轮、C轮甚至D轮这样的投资进来,IPO也是融资的重要方式。上市可以获得大量资金用于公司发展、塑造公司声誉,而且可以进行国际化,把公司做大做强。同时,股东也可以通过上市获得良好的回报。
“第二个原因就是有一些中介公司和投资人有对赌协议”,他对记者表示,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无法上市,或面临对赌失败导致的赔偿。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院长王绪瑾对记者表示,保险中介公司冲刺资本市场是一件好事,可以提高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对于推动的主要因素,王绪瑾分析,一是为了提高融资能力,从而扩大保险服务能力;二是便于提高盈利能力,从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此外也可以扩大公司的社会影响力。
而对于如何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王绪瑾认为,中介公司一是要做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公司经营的规范,因为上市后透明度提高,一旦有公司治理不完善或经营方面的不规范行为,都会暴露在公众目光下,故更强调合法合规经营;二是舆情应对能力的提升,要及时解决舆情风险;三是注意保险人才专业化,需要培养人才和用好人才;四是注意采用先进的经营技术;五是做好保险服务化,保证基本服务、鼓励附加服务、创新延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