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今天老张和大家聊聊前阵子靠AI概念狂揽市值的巨头们,现在说凉就凉,OpenAI从“点金手”直接变成“催命符”。
资本催生的虚假繁荣
甲骨文,9月10日刚官宣和OpenAI达成3000亿美元的未来合作,股价还没高兴几天就直线跳水,现在市值已经蒸发了3740亿美元!
合着这合作不是抱上金大腿,而是踩了个大雷?不光甲骨文,博通、亚马逊刚披露和OpenAI的合作,股价也跟着双双下跌,这哪儿是沾光,分明是被“诅咒”了。
这事儿得从头唠,2022年11月ChatGPT一上线,美股七雄直接像开了挂,市值累计涨了169%。
美国富裕家庭因为养老金里持有这些公司股票,财富蹭蹭往上涨,消费也跟着上去了,这才让美国经济看起来光鲜亮丽。
看到这赚钱效应,科技巨头们疯了似的砸钱建数据中心,五家企业今年就投了3700亿美元,麦肯锡还预测,到2030年这领域得砸5.2万亿美元。
更有意思的是,这背后藏着一场“自导自演”的循环游戏:英伟达贷款给OpenAI,让它买自己的芯片;AMD用股权换OpenAI的订单,科技巨头们互相签合同,你抬我股价,我炒你估值,把资本市场哄得团团转。
可光靠讲故事填不上窟窿啊!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甲骨文这五大云计算巨头,虽说市值富可敌国,但也架不住这么烧钱。
为了撑住股价创新高,它们今年疯狂发债,总规模高达1210亿美元,是过去五年年均280亿美元的4倍还多,光9月以后就发了810亿美元的美元投资级债券。
泡沫破裂的前兆已现
天量债券一砸向市场,问题立马暴露,甲骨文首当其冲被质疑财务状况。
这家公司喊出2030年前把云计算收入做到1660亿美元的目标,可代价大得吓人:截至明年5月的财政年度要投350亿美元,2029年前每年得砸800亿美元。
更离谱的是,据测算,2027年起甲骨文的云计算主要收入得靠OpenAI,这意味着它的现金流要连续5年为负,这不是明摆着透支未来吗?
这泡沫吹得太离谱了。资本把AI捧上神坛,脱离了盈利和实际应用,再好听的故事都是镜花水月。那些所谓的“循环交易”,本质就是拆东墙补西墙,钱在资本体系里空转,没转化成半点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这样的泡沫能撑到现在都算奇迹。
AI 产业该告别资本游戏
现在市场终于醒过来了,OpenAI再也没法靠讲故事忽悠人。这波震荡对行业来说未必是坏事,反而能倒逼大家回归理性。AI本身是好技术,但被资本这么瞎折腾,早晚会走偏。
真正能走得远的,肯定是那些沉下心做研发、把AI落地到产业里、能赚真金白银的企业,而不是靠概念炒作的“空中楼阁”。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更是个深刻的教训:盲目追概念、跟风炒热点,最后大概率是被泡沫埋了。
资本市场从来没有稳赚不赔的神话,脱离业绩支撑的上涨,终究是一场幻梦。现在剧情反转,泡沫开始破裂,接下来就看谁能扛住冲击,谁会被市场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