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困境,二线品牌必须做出根本性选择,要么通过产品差异化、渠道精细化打造独特竞争力,要么接受被收购整合的命运。
文/每日财报 杜康
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还在持续,区域酒企的生存困境日益凸显。
10月底,安徽口子窖交出了一份上市以来最惨单季业绩:第三季度营收6.43亿元,同比暴跌46.23%;归母净利润仅2696.51万元,同比下滑92.55%。
很明显,曾以“兼香型”差异化布局成功突围的口子窖,如今陷入了产品结构失衡、渠道模式僵化等多重困境,而这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也给这家徽酒龙头的未来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高端失守与低端困局
《每日财报》认为,口子窖的业绩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首先体现在其产品结构的全面失衡上。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口子窖高档酒收入29.61亿元,同比下滑27.98%;中档酒收入0.41亿元,同比下降15.38%;唯一保持增长的是低档酒,增幅达25.09%,但1.14亿元的规模在高档酒近30亿元的体量面前,也只能是件“锦上添花”的事。
高档酒作为口子窖的绝对营收支柱,占比达90%以上,而其大幅下滑直接导致了口子窖业绩的大幅下滑。这一现象背后,可以说是消费降级大趋势对非头部品牌的精准打击。从过往经验来看,当经济增速放缓和消费者捂紧钱包时,中高端白酒消费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
像茅台、五粮液等头部品牌凭借其更强的品牌溢价和社交货币属性继续坚挺,而像口子窖、今世缘等这样的区域名酒则就首当其冲成了被“侵蚀”的对象。另外就口子窖的高端产品而言,其既缺乏全国性的品牌认知度,又在价格带上遭遇一线名酒与省内龙头古井贡的双重挤压,市场空间被持续压缩。
更值得一提的是,口子窖的产品迭代也明显滞后于消费趋势的变化。在年轻消费者追求低度化、健康化的背景下,众多酒企纷纷推出适应新需求的产品线,而口子窖仍坚守传统高度白酒,创新产品占比不足。
从当前白酒行业的发展来看,已经掀起了一股“低度风”,如五粮液推出29度“一见倾心”,古井贡发布26度“轻度古20”,舍得酒业推出29度“舍得自在”,今世缘推出更低度的22度“今世缘·多少”等,但口子窖并没有这方面动作。
此外,口子窖低端酒的被动增长也暴露了一个隐患。这一产品的毛利率普遍低于40%,远逊高档酒的70%以上水平。低端放量虽能短期缓冲营收下滑,却会拉低整体盈利能力,长期更可能损害品牌价值。
不过,口子窖这种“坚守高端则市场流失,下探低端则利润受损”的状态,也是整个区域酒企在行业调整期面临的普遍困境。
“大商制”成转型枷锁
究其根本,“大商制”渠道模式是口子窖当下困境的根源。这种与经销商成立合资公司的独特模式,在行业上升期曾以极低的渠道成本实现了快速扩张,但在行业调整期却成了口子窖转型的阻力。
大商制的核心问题是渠道控制力薄弱。口子窖与大型经销商通过合资公司绑定利益,虽然减少了自建渠道的成本,却将市场主动权让给了经销商。
在经济上行时,这种模式能快速铺货、共享增长红利;但当市场转冷时,经销商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优先削减库存而非开拓市场,这就会导致终端动销进一步恶化。2025年前三季度,口子窖批发代理收入同比下降近30%,就说明了这一渠道体系的“失灵”。
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大商制导致厂商与终端市场的严重脱节。口子窖的销售过度依赖少数大商,缺乏直控终端的能力,难以及时捕捉消费需求变化。
相比之下,古井贡等竞争对手通过深度分销建立了庞大的终端网络,能够精准把握消费趋势、灵活调整营销策略。口子窖管理层虽然也意识到了这一模式的弊端,但在短期内想改变也不是一件容易且简单的事。
此外,这一模式的短板还体现在区域拓展乏力上。财报数据显示,口子窖前三季度在安徽省内实现销售收入25.87亿元,同比下降27.24%;省外收入5.3亿元,下降23.93%。显然,这种高度依赖单一区域的市场结构,无论是在经济上行还是下行期都是很难抵御市场风险的。
安徽作为白酒消费大省,近年来随着消费降级,以及国家“限酒令”政策的影响,商务宴请和礼品消费明显收缩,这对口子窖而言无疑是形成了最直接的冲击。而省外扩张受制于渠道模式限制,亦未能取得突破,所以在内外夹击之下,口子窖的困境也就更加凸显。
给区域酒企有何启示
口子窖三季度利润暴跌92%的残酷事实,无疑给整个白酒行业敲响了警钟。因为这背后不仅是口子窖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在深度调整期优胜劣汰的必然表现。当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那些产品创新乏力、渠道僵化、战略模糊的企业注定首当其冲。
此外,值得反思的是,口子窖的困境其实早有显现,但未能即时调整。2018年期半年报显示,口子窖的净利润曾达39.45%的告诉增长,但七年后的今天却陷入行业倒数第四(净利润增速)的存在,这反映出其战略韧性的缺失,即在行业高速增长期,许多问题被不断扩大的市场所掩盖;而当潮水退去,结构性缺陷便暴露无遗。
因此,对许多区域酒企而言,口子窖的教训尤为深刻。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二线品牌必须做出根本性选择,要么通过产品差异化、渠道精细化打造独特竞争力,要么接受被收购整合的命运。
如果继续徘徊在中间地带,那也大概率只能加速衰落。
白酒行业正在经历从粗放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痛苦转型。口子窖能否痛定思痛,重构产品体系、革新渠道模式、突破区域限制,将决定其能否度过这场生存考验。而对其他同类型的酒企而言,是从口子窖“失败”的教训中汲取经验,未雨绸缪地推动战略转型,避免重蹈覆辙。
当前白酒行业的调整还在继续,未来能否继续留在牌桌上,是许多企业不得不深刻考虑的问题,毕竟中国国内白酒市场规模的增速已经由2022年、2023年的近10%,下降到了2024年的5%左右了。